人醫發揮慈悲智慧 義診送愛恆持不輟

鏡頭轉到印尼,慈濟人醫會牙醫師,裡面有一對夫妻,投入義診20多年,本身有牙科診所,但他們會挑出一段時間,專門做義診,還有一位已經82歲,但年紀不是障礙,他仍然耳聰目明,快樂行醫。

每天維持閱讀的習慣,82歲的「菲莉熙婭」耳聰目明,至今還擁有牙科執業許可證,固定在金卡蓮慈濟大愛醫院服務。

慈濟大愛醫院牙醫師 菲莉熙婭:「我會來慈濟大愛醫院開診,是從投入義診活動開始的,那時醫院還沒有自己的大樓,所以我在樓下開診,因為當年沒有醫生,我就來這邊幫忙,也不在乎薪水多少,我只想要來幫忙,一直投入到現在。」

與患者面對面,不一定在診療椅上,菲莉熙婭重視醫療資訊的分享,參與「廣化一乘禪寺」的診所義診,她會加強衛教。

患者 芬妮:「(菲莉熙婭)醫師常幫助貧困的居民,對大家都非常好,不會去區別每位病人,所以我們都有得到良好的照顧。」

把牙科作為職業、也是志業服務的,還有北加西市的「咖尼」醫師夫婦,兩人經營的診所,每周四天、集中在晚上治療患者,診間色調很溫馨。

慈濟人醫會牙醫師 咖尼:「我會給患者一個舒適的感覺,如果患者感到不舒適,他們一定會覺得害怕,所以我們把患者,當作我們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

1999年加入印尼慈濟人醫會至今,有團隊合作的機會,讓他的精神更為充沛。

慈濟人醫會牙醫師 咖尼:「有時候在治療患者時,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很容易,我們也會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在慈濟人醫會裡,所有人都在團隊合作。」

慈濟人醫會牙醫師 菲佳:「咖尼醫師對每個人都很友善,尤其是與其他醫師相處,他喜歡交朋友,也很有幽默感。」

就算不在診所裡,咖尼醫師穿上慈濟制服,持續當個行動醫者。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不忍難民露宿街頭 醫療關懷帶來希望
大馬難民生活貧苦 靠廚藝自立改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