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3月整體道安較去年同期提升 惟行人死亡數不減反增

交通部31日發布今年1-3月的道路交通安全表現。(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提供)
交通部31日發布今年1-3月的道路交通安全表現。(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提供)


交通部今天(31日)發布今年1-3月的道路交通安全表現,結果交通事故件數和死傷人數都呈現下滑;就連機車、高齡者和酒駕等所謂「機老酒」高風險族群以及兒少的死亡人數都較去年同期下降;不過行人死亡數卻來到119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6人,而且其中超過7成都是高齡者,發生的時段也以清晨及傍晚居多。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副司長蔡書彬31日公布今年第一季的道路交通安全表現,相較去年同期,除了交通事故減少5,554件,來到9萬7,436件;受傷人數也減少7,960人,來到13萬364人;死亡人數同樣減少39人,來到772人;此外,包括機車、高齡者、酒駕及兒少等4大族群的死亡人數也呈現下滑,唯獨行人死亡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6人,來到119人。

對此,蔡書彬分析,在行人死亡事故中,高達73.1%都是高齡者,而且發生事故的時段也以清晨及傍晚居多,並有將近7成是因為遭到汽車碰撞,遭撞的原因則包括車輛未於路口停讓行人,以及行人未依標線或標誌穿越道路。他說:『(原音)那行人的部分,我們分析的結果,是以第二當事人為主,其中大概將近7成、就是6成9是遭汽車的碰撞,年齡層就是以高齡者占了73%多;而且時間帶呢集中在清晨4時到8時以及傍晚的6時到8時這段時間;它的肇因在路口的部分,主要是車輛不停讓行人,在路段的部分是行人沒有依標線、標誌來穿越道路。』

也因此,交通部已於10天前函請地方政府配合清晨閃光號誌路口改為紅綠燈,同時加強車輛未停讓行人及行人違規穿越道路的執法;此外,各地方政府截至上周五,也已設置置4,658處行人專用及早開時相,較去年底增加567處,其中6都以桃園及台北增加最多,非6都則以新竹市及苗栗縣較多。至於公路局啟動的「省道路口安全改善計畫」,也預計在2年內完成2萬9,208處省道路口改善,同時攜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持續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交通部長李孟諺提6大施政願景 交通安全列第一
台鐵票價調漲方案下半年出爐 交委會決議:東部災區復原前凍漲東部列線票價
國道客運票價微幅調漲 但TPASS使用者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