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迎「芒種」開始濕熱梅雨季!中醫師建議:晚睡早起、睡午覺養生 多喝「這3種湯」排濕益氣

 

芒種時節到來,也預告著天氣將逐漸炎熱起來。這時的氣候,開始進入梅雨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降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增加、物品容易發黴、蚊蟲滋生、傳染病也隨之發生。而潮濕、悶熱的天氣,也會影響人體。濕性重濁,易困腸胃,也易傷腎氣,可能使人出現頭暈、反胃、食慾不振等中暑的狀況,精神也容易困倦。

 

芒種時節這樣吃 排濕益氣又消暑

 

中醫師陳怡帆建議,芒種時節可以食用「四神湯」排濕益氣;也可以飲用「綠豆水」清熱消暑;或者體熱仍盛者,亦可料理「苦瓜排骨湯」清熱解毒。

 

.四神湯:由蓮子、茯苓、山藥和芡實4種藥材組成,主要功效是健脾、整胃、祛濕、提元氣,也是一道溫和的藥膳,具有健脾開胃、祛濕益氣等功效。

 

 

.綠豆水:則是把綠豆洗完之後,泡在溫熱的水中,等泡到綠豆湯汁液體變成淺綠色的時候,取出綠豆水,放涼後即可飲用。切記不要把綠豆煮開,因為煮開之後會有澱粉,所以會偏濕一點。

.苦瓜排骨湯:參考材料為:排骨250克、苦瓜一條、芡實30克、百合30克,一起煲湯。可以清熱解毒、養心安神。

 

 

飲食要注意 勤於洗澡發洩熱氣

 

芒種節氣後,陳怡帆提及,可以適當吃一點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蓮子心、芥藍等,能清熱祛濕,又可防患於未然,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同時,因芒種氣候容易影響脾胃,因此此節氣在飲食上「清淡滋補」,建議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

同時由於天氣轉熱,出汗也多,要記得充分飲水,並可適當加入少量鹽,以補充體內鹽分。此外芒種後要勤於洗澡,可以使皮膚毛孔通暢,熱氣易於發洩。

 

 

芒種作息5建議 晚睡早起、睡午覺

 

1、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可以「晚睡早起」。但稍微晚也不要超過12點,可以早一點起床。

2、在中午的時候可以睡個午覺,養精蓄銳,但不要睡超過40分鐘,以免影響到晚間的正常睡眠。

3、適當暴露於陽光之下,但不過度,可有助吸取陽氣,有利氣血運行。

4、天熱出汗多,衣服要勤於洗換,要「汗出但不見濕」。且大汗後切忌立即洗冷水澡。

5、流汗後,不要直接吹冷風食冷飲、或以頭面迎接冷氣,也不要在睡眠時坦露出肚腹。

 

 

中醫「穴道按摩」 幫助排濕氣

 

陳怡帆說明,下肢小腿部的「足三里穴」、「豐隆穴」,以及軀幹中央「任脈」上的「中脘穴」等,皆可舒緩腸胃不適,並幫助身體代謝掉多餘濕氣。而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則可以提神清腦,緩解頭暈頭痛,並促進全身氣血循環,促進頭皮新陳代謝的功效。以下簡述各穴道位置:

 

.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下三寸(約四指幅寬)的位置。

.豐隆穴:先找到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就是「豐隆」穴。

.中脘穴:肚臍上方4 橫指寬處。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從兩耳到頭頂畫一條線,再從兩眉中央往頭頂畫一條線,兩條線的交接點就是「百會穴」。

 

通常按摩可用自己的「食指指腹」、或者「指節間關節」進行,在穴道上,稍入深度、略劃圓弧,按摩至有輕微痠脹感即可,切莫過度。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梅雨季濕氣重!皮膚癢小心汗皰疹害的 醫曝「超惱人症狀」:還會冒小水泡
·
梅雨狂下!牆壁、磁磚、寢具冒小黑點? 專家授「除黴秘技」:小心除濕機也藏黴

 

看更多相關新聞
24節氣芒種:習俗、禁忌、諺語、天氣、養生重點一次看
節氣「芒種」肚子鬧脾氣! 林可彤三招擊退腸胃毛病 中醫提醒脹氣別吃芒果
今迎芒種!今明全台有雨「外出建議攜帶雨具」端午連假天氣曝
芒種來了!命理師曝「6生肖」運勢旺翻:第1名非龍莫屬
把握今天「芒種」節氣開運!命理師獨家公開「十二生肖開運食物」

看更多節氣「芒種」相關影音:
芒種濕熱消化不良 林可彤示範瑜伽脊椎扭轉式、抱膝式、弓式 三分鐘健身操幫助腸胃蠕動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海鮮鳳梨炒飯酸甜解膩高顏值上桌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泰式海鮮黃瓜 藿香清涼預防中暑
小滿心火上炎口舌生瘡 林可彤示範瑜伽眼鏡蛇式、蝗蟲式、駱駝式 三分鐘健身操清熱降火氣
小滿養生食補這樣吃 麻婆冬瓜香辣開胃超下飯
小滿養生食補這樣吃 海鮮牛蒡鍋 降火氣固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