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詩織遭性侵含淚勝訴,獲選時代百大人物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國際譯開罐

今(2020)年 9 月,《時代雜誌》選出年度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Time 100)。台灣有總統蔡英文、同志平權運動領袖祁家威上榜;而在鄰近的日本,則由兩位女性獲選:其中一位是第二次上榜(2019、2020),3 度奪得大滿貫賽冠軍的職業網球選手大坂直美(大坂なおみ);另一位則是本文的主角:現居英國倫敦的前獨立記者伊藤詩織(Shiori Ito)。

遭性侵後,與「安倍御用大記者」纏訟逾 4 年

2015 年 4 月,自美國紐約大學畢業返國的伊藤詩織,與時任 TBS 電視台華盛頓分社長山口敬之,為在美工作事宜相約在東京一家壽司店用餐。

2 年前(2013年),兩人因山口光顧過伊藤在紐約打工的酒吧而認識。據伊藤指出,當時山口得知她在美攻讀新聞,便大方表達「TBS 很缺人才,畢業後與我聯絡」,她因而在返國後寫信詢問工作機會,而山口便立即邀約伊藤「見面吃飯討論」。

然而在席間,伊藤因不勝酒力(據伊藤的公開說詞,為僅喝一到兩杯清酒)失去意識,清醒後卻發現自己已經全身赤裸躺在床上。根據日後公布的監視錄影畫面、計程車司機證言等證據,當時山口「扶」著明顯意識不清的伊藤詩織,進入自己下榻的飯店房間。

伊藤詩織發現自己遭到性侵後,決定立即對此事採取法律行動,她赴醫院驗傷後,向東京警方報案,控訴山口的惡行——誰知此後才是整整 4 年以上噩夢的開始:

首先是關於案情本身的「兩造說法」,有南轅北轍的版本。相關的攻防日後除了在法庭上、更延伸到輿論戰場上。伊藤詩織出版了《黑箱》(Black Box)一書描述遭到性侵與司法不公對待的過程;山口敬之則在月刊《Hanada》上發表了〈致起訴我的伊藤詩織女士〉(私を訴えた伊藤詩織さんへ),反駁伊藤的說法。

其次,是伊藤自赴高輪警署轄下分局報案那天起,就承受著諸多讓她備感屈辱的待遇:據《紐約時報》報導,與日後伊藤在 BBC 拍攝的紀錄片所述,警方問案過程中,她曾被帶到房間內,由 3 到 4 位男性員警在旁,要求她在鋪有軟墊的地板上,以人偶「示範」自己如何遭到性侵。在問案過程中,據稱亦有員警對她說:「對方是知名的『有力人士』,妳這樣可能會失去新聞記者的工作,確定要告嗎?」

這位員警口中的「有力人士」,指的即是向來自稱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交情深厚」、並為其撰寫傳記體著作《暗鬪》、《總理》等書的日本媒體圈重量級人士山口敬之。

2015 年 6 月,日本警方在案發後調查近 2 個月後(關鍵證據之一是伊藤要求飯店提供的監視錄影畫面),決定對山口發出逮捕令——但當時的警視廳部長卻在員警即將於成田機場逮捕山口的前一刻,下令「停止逮捕」;1 年半後,東京地檢署以「證據不足」為由,判決不起訴處分。

2017 年 5 月伊藤提出上訴,並且親自出面召開了記者會:據日媒報導,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性侵案受害者「主動公開現身、並且以真名出面控訴加害者」。但最後日本檢察審查會(日本司法制度中,負責處理不起訴處分申訴的機構,得「強制起訴」)仍駁回伊藤的請求。

到了 2017 年 9 月,伊藤仍不放棄,她轉而對山口提起民事訴訟,以「未經同意的性行為造成精神傷害」求償 1100 萬日圓。案件持續纏訟至 2019 年 12 月 18 日,期間山口敬之更反控伊藤,主張兩人間為合意性行為,伊藤的公開控訴、出書等舉讓自己的名譽和隱私受傷害,反告伊藤,求償 1.3 億日圓(約新台幣 3600 萬元)。

最後東京地方法院裁定伊藤詩織勝訴、並駁回山口的反訴,判賠金額 330 萬日圓(約新台幣 92 萬)。至此全案「暫時」告一段落——因山口敬之得知判決結果後,已立即提起上訴。

「妳是枕營業的日本公敵」,訴訟過程中遭言語霸凌、死亡威脅

2019 年 12 月 18 日當天,各國媒體記者齊聚東京地方法院外,包圍著步出法庭的伊藤詩織。她高高舉起白底黑字的「勝訴」兩字標語,並接受記者們的訪問。

「謝謝大家,我勝訴了⋯⋯」訪問中,伊藤難掩激動情緒,數度流下眼淚:「我真的很高興,但這不是結束。現在,我必須想辦法處理自己的傷口⋯⋯我還活著,真的很高興⋯⋯。」

伊藤含淚敘述的這句「我還活著」,其來有自。她的親友於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伊藤近年因飽受創傷症候群、網路肉搜與霸凌陷入情緒憂鬱中,並曾在 2019 年判決出爐前不到 2 個月試圖輕生。

事實上,自從伊藤詩織 2017 年公開對山口提出性侵控訴後,儘管因全球的 #Metoo 風潮獲得大量關注——尤其是來自《紐約時報》、BBC 等西方媒體的聲援與支持;但在日本政壇、媒體圈與社會上,卻引起高度兩極、有時甚至負大於正的批判聲浪。在匿名度高的各大社群媒體、網路論壇上,伊藤更被大量日本網友視為「日本公敵」,飽受「枕營業」、「魔女」、「求職不成抹黑長官」、「敗金女」⋯⋯等罵名。

當中著名的案例之一,是伊藤在英國接受 BBC 2 的訪問,拍攝了紀錄片《日本之恥》(Japan's Secret Shame)後,顯然傷害了部分日本網友的民族自尊心。當時在推特、2ch 等社群媒體上,眾多言論近乎一面倒地對她進行人身攻擊。「作假娼婦」、「我要把這妓女的頭砍下來」、「永遠別回日本」、「這種女人送我也不要」⋯⋯與更加不堪入目的評論大量湧入。同時間,伊藤本人和親友的住處、過往人際也被肉搜,大量不實影射散見各處。

「枕營業(以性換取業務提攜)大失敗!」「在美國雖然是酒店小姐,但我想要成為一名記者!睡了大咖記者以後,怎麼都沒有聯繫?我就這樣『跨上去』,這樣應該就是算強姦了吧?」自稱患有「躁鬱症」、最討厭「假弱者、假被害人等」的日本網路漫畫家はすみとしこ製作了一系列諷刺圖片與言論,堪為這類惡質影射言行之代表。

此外,由於本案被告山口敬之在政壇、媒體圈的影響力甚鉅,日本保守派國會議員「力挺」的聲音亦不小。其中尤以眾議院議員杉田水脈(曾因「LGBT族群沒有生產力」發言引發社會巨大爭議)堪為代表——杉田水脈在前述 BBC 的紀錄片中以議員身份受訪,公開指出:「在這個(伊藤控告山口)案件中,她(伊藤)作為一個女性,有很明顯的失誤。」指伊藤身為女性,不應該容許自己在男性前輩面前「喝醉」,事後又做出「不實指控」,傷害對方與其家人。

伊藤詩織指出,因飽受國內網路言論霸凌,連帶使家人生活受到影響,自己甚至「曾經 3 個月不敢回到自己住家」,因而選擇再度離開日本,轉赴英國尋找工作機會。2019 年底的判決勝訴後,伊藤的代表律師並向包括杉田水脈、蓮見都志子(即はすみとしこ)等人提告求償。

「伊藤訴山口案」在日本的代表性意義

目前尚在上訴審理過程中的此案,其「最終判決」其實尚在未定之天。《時代雜誌》選在此刻將伊藤詩織選入百大影響力人物,目的亦非針對案件本身的「誰是誰非」做出定論,而是旨在聚焦因此案而起,一連串在日本進行至今的司法改革及女性平權運動:

2017 年 7 月,日本國會通過了《刑法》最新修正案,此為 110 年來首度修改性犯罪相關條文。改革重點在將「強姦罪」(僅限男性對女性使用暴力性侵)改稱「強制性交罪」(不限性別),並由「告訴乃論」改為「非告訴乃論罪」(即「公訴罪」),最低刑責亦從 3 年調升至 5 年以上。

此外,根據中央社轉引外電報導,由於日本在伊藤控告山口案引發高度關注後,陸續爆發多位職場女性出面控訴權勢性侵的疑案、並獲得許多日本知名人物的聲援;再加上 2019 年起多項性侵相關案件的爭議判決,日本社會掀起了一波花朵運動(Flower Demo),對日本傳統觀念中潛藏已久的「發生性侵,通常女性要檢討」、「被性侵是羞恥的事」;甚至「非合意(consent)的性不是強姦」等價值觀提出檢討與反思。

伊藤詩織也因此被日本國內外的眾多媒體、女權運動社群譽為「日本 #Metoo 運動先鋒」、「花朵運動的旗手」等。

截至目前為止,日本在《刑法》中仍將性侵相關罪名分為「強制性交罪」與「準強制性交罪」,前者的認定條件為「加害人使用暴力、且受害者必須反抗」方能成立,因此在舉證上極其不易,且容易造成受害人在偵辦、乃至庭審過程中的二度傷害。

而後者的「準強制性交罪」中,定義則為「利用受害者『喪失意識』或『無力反抗』的狀態與其性交」,同樣有著前述舉證難度(如酒醉但仍有些微意識下,是否為「無力反抗」?)與受害者易受責難等疑慮。

如今隨著伊藤詩織在國際媒體上的曝光,與再次引起日本社會熱議,3 年前國會修法時預留的「3 年後必須重新檢討修法內容」(即今 2020 年)條例,也再度成為各界關注話題——日本將再次修改《刑法》相關條例,引入目前西方各國主流的「非合意性交罪」概念?或維持原案甚至「走回頭路」?在 2020 年的此刻也成為輿論焦點。

伊藤詩織的「勝訴」,背後是長達 5 年以上在公(除公開參與庭審外,並積極主導及參與各國多項女性平權運動)、私(持續面對網路霸凌與人格質疑)領域的堅持與奮鬥,更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日本社會的反思與法律制度的改革。得知自己獲選《時代》百大人物後,她在臉書公開貼文上,以日英雙語發表了簡短的感言:

「作為一個無名的生還者,我曾被貼上無數的標籤。

但今天,我對自己——單純身為伊藤詩織這個人,感到非常強大。

這(榮耀)屬於每一個與我同樣在掙扎中的人,

我們有自己的名字,同時無需隱藏。為你自己、和你美麗的傷痕與生命經驗感到驕傲。

謝謝一直與我站在一起的你們。」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含淚的勝訴:伊藤詩織獲選 2020 年《時代》百大人物,與她的「歷史定位」》,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美國體操界史上最大性侵醜聞,為何可以隱藏 30 年?──「應該要治療我們的醫生,卻給了我人生一輩子的夢魘」
「婚姻的起源是奴隸制」?──日本婦女運動先驅:請不要忘記,受人稱讚並非生存的價值

作者簡介:

國際譯開罐,換日線編輯團隊,每周編譯國際新聞、挖掘台灣主流媒體較少關注的區域與題材。歡迎來信告訴我們,你想讀到什麼樣的故事。(換日線官方信箱:CommonWealthCrossing@gmail.com)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