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餓了嗎?米其林6月指南增8餐廳 黑輪、早餐店入選

阿輝黑輪。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阿輝黑輪。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米其林指南昨(6/12)新增8家餐廳,除了知名大廚最新力作,還囊括以軟式粉漿蛋餅為招牌的早餐店、融合南洋沙嗲與韓式泡菜等亞洲風味的創意蔬食,還有鐵皮屋內深受台灣人與遊客喜愛的黑輪。

AKIN君尹(台北)

由星級名廚林明健擔任主廚,室內設計以岩洞為靈感,開放式廚房搭配大地色系的吧檯座位,感覺愜意自在。米其林指南官網提到,香港主廚林明健雖於台灣深耕多年,仍不忘出生地,將香港飲食元素融合到菜餚之中。招牌菜炸海膽酥的概念來自粵式點心蘿蔔絲酥餅,鮮味豐沛,外酥內嫩入口即化,紫蘇葉更添清香。

君尹。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君尹。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空盤(台北)

米其林官網介紹,英文店名為「空盤」的台語諧音,寄語客人能夠盡興品嚐美食,心滿意足地清空盤子。經營者兼主廚曾旅居法國,將在當地奠定的烹飪技法結合個人巧思,烹製成一道道細膩的當代菜餚。

空盤。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空盤。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軟食力(台北)

這家早餐店以南台灣軟式粉漿蛋餅為特色,夾入客人自選的配料,煎至表皮酥脆、內餡軟嫩,一次可吃到兩種口感。另外也提供飯糰與饅力堡,後者以黑糖饅頭取代漢堡麵包,經典之餘帶有創意巧思。

軟食力。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軟食力。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蒔(台北)

餐廳以「蒔」為名,取其栽種之意,與入口處的日式庭院造景互相呼應。菜色以割烹料理為主軸,壽司穿插其中,除了日本食材,也採用台灣東北角的海鮮,並根據時令變更每日菜單。

蒔。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蒔。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繡球(台中)

老闆娘曾經營江浙私廚,故此處的麵食以川味和江浙風味為主,口味辛香,辣度相對溫和。不少客人為每日現做的小菜而來,品項依時令食材調整,其中冰糖㸆苦瓜值得推薦。

繡球。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繡球。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發愣吃(西區)

餐廳以各式椒麻風格為特點,麵食依風味分為蒜辣、椒麻與主廚精選三種。皮蛋擔擔麵味道濃厚、層次多元,喜歡濃重口味的不要錯過。麵條份量充足,不論與友人分享或獨享,均十分合適。

發楞吃。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發楞吃。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阿輝黑輪(台南)

擁有將近50年歷史的阿輝黑輪,位於台南大同路體育公園一帶。價格實惠,深受本地人及遊客歡迎,米其林指南特別提到,炸黑輪和關東煮的黑輪是到訪者必點之選。此外,大腸包小腸值得一試,糯米腸軟糯可口、帶花生香,包覆的小香腸肥而不膩、充滿肉香。

毛蔬(台南)

不同於傳統素食餐廳,毛蔬希望提供連葷食者也享受的蔬食環境。菜單包含五辛素與蛋奶素,以原型食物融合亞洲各地風格,如南洋沙嗲、川味花椒、韓式泡菜等。除了創意素食,經典的塔香脆腸也是熱門菜色。

毛蔬。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毛蔬。翻攝米其林指南官網

更多太報報導
暴露私處、要求幫他生孩子 WSJ:馬斯克曾向多名女部屬求歡
包庇色情KTV還插乾股圍事 基隆2警遭收押
東吳大學疑在小紅書開帳號 首po自稱「台灣地區」惹議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