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攘外守棲地 移「蜍」計畫|華視新聞雜誌
台北市 / 劉十賢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柯冠丞 攝影/剪輯
您曾經在戶外田間見過蟾蜍的身影嗎?它的形體與青蛙非常相似,不過同屬兩棲類的蟾蜍,皮膚粗糙,雖然長相不討喜,但牠能捕食田裡的害蟲,加上與台語招財諧音,也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不過此刻的台灣,有一種比本土蟾蜍,大上數倍的外來種海蟾蜍,對現有蛙類棲地,與生態鏈造成衝擊。海蟾蜍的繁殖力和食量,都非常驚人,甚至還會捕食本土蛙類。一群兩棲動物保育志工們,從2021年起,在南投草屯一帶密集捕捉,3年來已成功移除超過3萬隻海蟾蜍。而對蛙類有深入研究,人稱青蛙公主的,東華大學副教授楊懿如,也在北台灣的八里,親自帶領親子志工,移除同樣也是外來兩棲類的斑腿樹蛙。專家和志工們,如何以具體行動,展現守護本土蛙類棲地的決心,並傳遞生態保育知識?保育攘外系列報導,帶您一同參與這項移蜍計畫。
夜晚山區雷雨交加,有群人無懼惡劣天氣,戴上頭燈備妥雨具,整裝待發。這天他們鎖定的目標,是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海蟾蜍。
人稱棉姐的曾梨棉,是移蜍大作戰的靈魂人物。2021年,她在南投草屯的菜園工作時,發現體型異常巨大的蟾蜍,於是開始找專家找資料,抽絲剝繭找答案。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專案志工曾梨棉說:「雨如果停了(海蟾蜍)會比較多,但是像現在(雨)太大牠不會出來。有可能來這邊的時候,還沒下雨牠還在吃蜜蜂還沒走。那個時候發現沒有看過這個東西,我是先問學校的老師,我問他,他再問兩棲(動物保育協會),所以就發現這個問題,要趕快來解決。第一次徒手抓,抓下去的時候起雞皮疙瘩,現在抓到最後,已經感覺習慣了已經不怕了。」
原產於中南美洲的海蟾蜍,體型大至15公分以上,一次最多可產3萬5千顆卵,繁殖力驚人。多年前牠以寵物的身分被引進台灣,卻疑似遭到棄養,而在野外形成勢力龐大的族群,本土昆蟲和蛙類,都成為牠掠食的目標。農民鄧先生說:「我看到4隻,4隻我有抓3隻,很大隻,(我)在這邊已經60年了,完全沒有看過。」
志工們發揮偵探精神,在山林間地毯式搜索,經過一夜纏鬥,將落網的海蟾蜍清點裝袋,才宣告完成任務。移蜍計畫彷彿是場接力賽,這些海蟾蜍,接著全數被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帶走。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春富說:「我是林春富,服務於我們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外來種其實也是我們研究的主題。」
專家仔細記錄性別體型等資訊,推估牠們的擴散情形,擬定有效控制策略。林春富說:「比較大的幾乎都是母的,那公的可能就沒有那麼大。這隻就是公的,因為公的將來(繁殖期)要抱母的,所以牠避免滑掉,所以牠會有一個摩擦力比較高的地方,牠這個婚墊大概在9公分左右開始出現。我們要了解牠的族群量,在什麼時候,公母已經到達成熟,可以生殖了,那什麼時候都是小蛙幼蛙,推估大概牠什麼時候生的。」
除了仰賴肉眼搜尋,科學家也嘗試設計誘捕陷阱,提高移除效率。移除外來種是不是必要,從科學角度有跡可循,非做不可。林春富說:「這是一隻海蟾蜍的胃,我們把牠解剖開來,這裡大概有22隻的水虻,(水虻)吃腐爛的動植物屍體,那這個也可以消化一些農田的有機物,海蟾蜍發現這裡有食物的來源,就會聚集來吃(水虻)。現在抓到的海蟾蜍,成體大概3千隻,幼體大概3萬隻,總重量加起來大概有1噸多。我們考量牠的換肉率,大概要乘以2倍,大概牠(們)吃了2到3噸的食物,所以對於當地的昆蟲相生物相,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林春富說:「海蟾蜍因為有毒腺,如果任意棄置在野外,牠可能會吸引一些貓狗去挖掘(捕食),造成第二次的危害。所以通常我們會帶回來,人道處理之後高溫銷毀。」以人道方式,協助海蟾蜍們走向生命盡頭,這是無奈的決定,卻也是為了維護本土生態,權衡之下的選擇。
林春富說:「在冷藏裡面將近24小時之後,讓牠移入冷凍的環境,大概也是1天的時間。牠是脊椎動物裡面,會進入冬眠的動物,我們就讓牠(因冷藏低溫冬眠)長睡,在沒有任何痛苦之下,結束牠的生命。」林春富說:「世界各國還沒有海蟾蜍入侵之後,被清除的案例,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一的時候,其實是值得努力的啦。」
移蜍行動成效逐漸浮現,外來種的威脅已經大幅降低。記者劉十賢說:「2021年南投草屯的居民,在這片菜園發現海蟾蜍的蹤跡,並且通報之後,截至2024年9月,在民間志工和研究單位的通力合作之下,已經成功移除超過3萬隻的海蟾蜍。」。
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志工賴俊宏說:「這個其實有可能是牠的繁殖地點,因為牠們比較喜歡淺淺的靜止水域,所以發現者棉姐她經常也在這邊工作,就會幫牠移除,所以這附近就比較難找到了。包括草屯這個地區,目前數量已經都下降很多,覺得附近可能還要再調查,以這個(菜園)為中心點,向四面做一個圓形。將來我們如果抓到海蟾蜍,我們要定位,我們才知道牠的分布狀況。」
賴俊宏說:「加入這兩棲志工隊,到現在已經有差不多15年了。希望大家如果可以的話,一起加入志工的行列,一起來學習蛙類的知識,保護我們的蛙類。」
能在短時間內集結並長期投入,幕後關鍵人物,是創立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的,東華大學副教授楊懿如。人稱「青蛙公主」的她,和團隊成員致力於蛙類保育,志工網絡如今遍布全台,這天我們跟著她,來到新北市八里的山區,深入探究另一個難纏的外來種,斑腿樹蛙。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說:「牠都是會在草叢蘆葦叢裡面,我們聽到嘎嘎的聲音,就是斑腿樹蛙在叫。這個很麻煩,因為牠躲在草叢根部,我們沒有辦法靠近。」
源自中國華南地區及東南亞的斑腿樹蛙,2006年在台灣現蹤。外形與本土的布氏樹蛙極為相似,產卵量卻多了1倍,加上適應力強,嚴重影響原生蛙類生存空間。楊懿如說:「我們是2010年的時候接到通報,這邊有外來種斑腿樹蛙,我們一看就發覺真的還滿多的。這邊有一些原生種,例如說貢德氏赤蛙、黑眶蟾蜍、小雨蛙、澤蛙還有中國樹蟾,因為牠們可能對原生種,會有競爭排擠,所以我們2011年就開始移除控制。(斑腿樹蛙)一個卵塊,可能有6百到1千個卵粒,一年可以繁殖5次,所以牠的族群繁殖非常地快,所以我們也需要很多人來協助,一起來移除。」
除了鎖定樹林間穿梭的小身影,也要從還未成熟的卵泡蝌蚪著手,從源頭提升防治效果。楊懿如說:「我們現在放了一些苦茶粉,是一種有機的資材,比較不會造成環境的影響,牠們(蝌蚪)接觸了以後就會溶血,然後蝌蚪沒有辦法呼吸,就會浮起來然後就會死掉。」楊懿如說:「牠(卵泡)裡面,卵粒在裡面,蝌蚪也在裡面,如果牠是藏在樹林裡面,比較不容易接近,我們會灑16%的檸檬酸,也是一種(移除)方式。」
親子一同參與這項行動,他們在山林間無邊際的自然教室,學習生命教育這堂課。楊懿如說:「黑眶蟾蜍是台灣的原生種,牠有黑色的指甲油,黑色的口紅。農民其實很喜歡蟾蜍的,因為可以幫牠們吃蚊蟲害蟲,斑腿樹蛙多的地方蟾蜍也會變少,因為牠們會有競爭的情況。」
楊懿如說:「我小時候在鄉下到處都是蛙,可是我剛剛說在20到30年前,發覺台灣的蛙類族群下降了,就開始進行一些保育。然後我覺得一個人做也來不及,如果每個人都可以,保護住家附近的蛙類,那我們台灣全部的蛙類,其實就可以被保護下來了。」
每個生命都該受到尊重,但人類不當行為,引發在地生態危機,最終的代價,是犧牲無辜動物的性命。維護本土生物棲息地,盡力讓物種適得其所回歸自然,才是對這片土地家園,真正負責任的做法。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海蟾蜍」入侵鳥嘴潭威脅生態 1晚捕獲上萬隻
走過震災25年 桃米社區的韌性創生路|華視新聞雜誌
小琉球危機 觀光 vs. 生態 抉擇的難題|華視新聞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