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諸羅樹蛙減少碳排 林業署推廣竹林更新技術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13日電)為保育諸羅樹蛙,林業署嘉義分署今天推廣竹林更新技術,以廢竹就地破碎取代焚化,鼓勵農民發現樹蛙時暫停更新作業,保留面積約25%竹叢、植栽作為庇護所,讓牠們有機會移動。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發布新聞稿表示,今天與嘉縣大林鎮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合辦「生態農業零廢棄打造上林好食力-示範廢竹破碎觀摩會」,大林鎮農友百餘人參加。

嘉義分署表示,觀摩會以關注保育諸羅樹蛙為重點,由捷新綠能國際有限公司示範將更新下來的廢竹材破碎再利用,解決筍農竹材去化難題,鼓勵更多農友加入友善耕作行列,不再以燃燒方式處理廢竹,造成環境污染影響樹蛙生存。

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孫家榕表示,筍園一般3年左右須翻種一次,砍除的廢竹經破碎後製成生物炭後,可回歸田區土壤,發揮改良土壤酸鹼值或碳儲存的功能,參與諸羅樹蛙保育行動農民,以破碎方式處理廢竹還可獲得優惠。

嘉義分署指出,竹林更新與保育諸羅樹蛙是兩難的課題,嘉義分署自107年投入友善竹林保育諸羅樹蛙以來,鼓勵農民在竹林更新時發現諸羅樹蛙活動,暫停作業讓牠們有機會移動至他處,並至少保留田區面積約25%的竹叢或鄰近其他植栽作為庇護所。

諸羅樹蛙是台灣特有種,也是行政院農業部公告的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全世界僅分布於台灣雲林、嘉義、台南平原農地,喜歡棲息於樹林型的環境,像是河岸附近的次生林、竹林等棲地類型,近年受到棲地消失、農業型態改變等影響,諸羅樹蛙棲地的面積大幅銳減。(編輯:陳政偉)1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