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M痘疫情 疾管署備妥藥物 擬擴大疫苗接種對象

因應M痘疫情,羅一鈞15日表示,將召開專家會議,研議調整疫苗接種對象。(疾管署提供)
因應M痘疫情,羅一鈞15日表示,將召開專家會議,研議調整疫苗接種對象。(疾管署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非洲M痘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即日(15日)起提升非洲7國旅遊疫情建議。由於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M痘最有效的方式,疾管署最快下週將召開專家會議,研議調整疫苗接種對象,並已備妥相關抗病毒藥物。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疾管署會持續密切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並積極整備國內防疫量能,16日將與從事M痘防治的民間團體開會討論後續宣導方向,最快下週也將召開專家會議,邀集感染症相關領域專家、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各區指揮官等,並依專家建議,研議強化M痘防治策略及調整疫苗接種對象。

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已儲備足夠M痘疫苗與口服抗病毒藥物,疫苗庫存約2萬瓶,年底將再進貨1萬瓶,約可提供7至8萬人次M痘疫苗接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則尚有約440人份。他強調,接種疫苗為目前預防M痘最有效的方式,呼籲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盡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包括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

疾管署指出,接種第一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4成至8成,完成接種2劑疫苗後,保護力則高達9成。此外,接種2劑疫苗雖不能百分之百預防M痘感染,但依據國際文獻指出,有接種M痘疫苗的個案若發病,其症狀較未接種疫苗者輕微或病灶處較少,且康復速度也較迅速,並可有效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

1958年M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我國於2022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為避免造成對疾病或特定族群的誤解或歧視,於2024年2月1日更名為「M痘」。人類感染M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嬰,此後中非與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M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

M痘病毒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M痘病毒可分為第一分支(I)病毒和第二分支(II)病毒,其中,第二分支(II)病毒包括IIa和IIb兩子分支,IIb病毒即目前全球疫情主要流行株,Ib型病毒則是非洲此波流行的變異株,第一分支比第二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

民眾感染M痘病毒可能出現皮膚病灶,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等症狀。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非洲M痘列「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疾管署提升非洲7國旅遊警示
非洲M痘疫情猖獗 世衛宣布構成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M痘感染病例激增 非洲宣布進入公衛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