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愛丁堡擱置締結友誼市 高市:積極與民主城市交往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4日專電)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市原計畫與高雄締結友誼市關係,但傳出因愛丁堡企業界及其他領域人士擔憂中國反彈,相關規畫被迫擱置。高雄市政府表示,為拓展城市外交,持續與共享民主價值的城市交往互動。

高雄市政府行政暨國際處長張硯卿今天表示,高雄積極與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的國際城市交往,拓展城市外交,推動在各領域的實質合作,未來也會持續以多元模式與國際社會互動。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愛丁堡市政府就與高雄締結友誼市的提案向企業界及其他國際業務活動可觀的機構單位展開意見徵詢,包括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愛丁堡國際機場(Edinburgh Airport)等。

各方擔憂,若未仔細評估後果即與高雄締結友誼市,可能衝擊愛丁堡與中國在貿易、旅遊、教育等領域的往來。

一名了解討論情況的人士告訴「金融時報」:「我們花費這些年增進與中國的關係,不值得為了一個(與高雄的)友誼協定壞了這一切。」

愛丁堡與高雄建立友誼關係的提案引起中國駐地外交官的注意。根據報導,這些外交官接洽了愛丁堡部分商界人士,並表達不滿。

愛丁堡機場指出,市府評估報告也提及相關風險,包括可能損害對中關係帶來的好處。機場認為,需對潛在風險有更好的了解,所有相關方才能就友誼市計畫做出充分知情的決定。

另一名對市府提案有所了解的人士則說,與高雄的友誼市計畫未涉及任何政治敏感內容。

工黨籍愛丁堡市議會議長、同時是市府實權首長的戴伊(Cammy Day)說,考量商界及其他夥伴的意見,「我們決定,在進一步推動這項(友誼市)協定前,有必要做更多討論」。

戴伊去年3月曾訪問高雄,並拜會市長陳其邁。根據高雄市政府當時發布的新聞稿,戴伊與陳其邁就智慧城市、潔淨能源、淨零碳排及城市產業轉型等議題交換意見,並交換合作意向書,以表達對雙方發展夥伴關係的高度共識。

當時是戴伊與陳其邁首度實體會晤;雙方曾先行在2022年10月透過視訊會面。

去年7月,戴伊在出席台灣文學館於愛丁堡舉行的台灣文學主題展開幕活動時提到,愛丁堡與台灣持續在各領域交流合作,並有意與高雄或台北建立「創新姊妹市」(Innovation Twins)關係。

非政府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英國暨歐盟區主任薩巴赫(Mark Sabah)指出,英國各城市日益面臨自身政策和決策受中國支配的風險。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是蘇格蘭第5大國際訪客來源。此外,在2021至2022學年英國境內約15萬名中國學生之中,約2萬1000名是在蘇格蘭就讀,包括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9000人、愛丁堡大學6850人。(編輯:田瑞華)1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