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殖利率頻創歷史新低 中國央行回應了

中國債市殖利率正走降至歷史低點,因投資人在流動性充沛的金融體系中,大量購買公司債來提高報酬率,根據中債指數最新數據,中國 4 月在岸三年期 AAA 評級公司債的平均殖利率已下跌 26 個基點至歷史新低 2.25%,10 年期和 20 年期等長債也呈同樣趨勢。為鎖定舉債的低成本,許多企業紛紛湧入一級市場並拉長發行期限。截至今 (24) 日,今年 4 月發行的 10 年期及以上信用債規模達人民幣 3172 億元,創歷史最高記錄。發行人仍以銀行、央企與國企為主。

《中國經濟網》報導,近來一段時間,中國政府長期公債殖利率持續走降,其中 30 年期降至 2.5% 以下,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第一季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新聞稿中指出,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

中國刺激經濟成長的政策措施,像是今年初向銀行釋放更多長期現金,推動債券異常強漲,中國 30 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接近 19 年來低點,且隨著當局努力解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固定收益投資人發現高收益選擇有限。

以姜丹為首的華西證券分析師們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債市供需極度不平衡,收益荒加劇,74% 的公司債殖利率在 2.5% 以下,60% 的城投債殖利率在 2.5% 以下。

中國人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則表示,長期公債殖利率主要反映長期經濟成長和通膨的預期,但同時也受到供需關係等其他因素的擾動。長期公債殖利率是作為金融市場定價基準的公債殖利率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國經濟長基本面沒有改變,央行對經濟成長前景長期看好,但供需關係等因素也會對長期國債收益率帶來短期擾動。一些先進經濟體在經濟成長預期較好的階段,也曾經因為市場供需的階段性失衡,出現公債殖利率與長期經濟成長預期背離的情形。

該負責人認為,長債殖利率會在與長期經濟成長預期相符的合理區間內波動,未來較長時期裡,中國實質經濟成長率仍將保持合理水準,近一年來回升趨勢在不斷鞏固。一些法人機構也認為,未來通膨有望從低檔溫和回升,長債殖利率作為名義利率,也會隨著通膨回升而提高,兩者將支撐長債殖利率。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發展總量居全球第二,但市場深度與價格形成機制仍有持續成長跟改善的過程,市場運作更為複雜,長債殖利率與長期經濟成長預期會出現階段性背離情形。

部分市場人士則認為,中國政府債券供給明顯減少,或許是導致兩者短期背離的一個原因。今年首季政府債券發行節奏跟去年同期比較整體偏慢,發行量也年減近人民幣 2400 億元,凈融資額也年減約 4700 億元。在債券供需暫時失衡的情況下,法人機構開始集中購買長期資產,以獲得更高回報,這也加大長債殖利率下跌幅度。不過,中國債市供需有望趨於均衡,近來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道較強,為債市平穩運作營造良好的流動性環境。此外,積極財政政策力道也較大,今年政府計劃的發債規模也不小,未來發行節奏還將加快。

中國人行負責人還指出,理論上,固定利率的長天期債券對利率波動較敏感,投資人必須高度重視利率風險。對交易型投資人來說,透過加大槓桿、拉長期限,在短期價格大幅上漲中可獲利更多,但也容易加劇市場波動,需要承擔價格大跌出現的損失。對於銀行、保險等配置型投資者,若將大量資金鎖定在殖利率過低的長天期債券資產上,若遇到負債端成本顯著上升,會面臨收入不敷出的被動局面,去年美國加州矽谷銀行就因為這樣出現資不抵債的流動性困境。

該負責人還表示,中國人行在二級市場展開公債買賣,可作為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也提出,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不少專家提出人行公開市場操作可配合財政進行赤字融資,但發債規模要相對足夠大,且發行節奏要相對穩定,才能有效實現政策傳導,也能避免市場利率大幅波動,未來央行展開公債操作也會是雙向的。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