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落實防災士培訓認證 強化安全防護韌性

記者郭曉蓓/專題報導

臺灣經歷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或氣爆等天災人禍,為因應未來可能的大規模災害情境,內政部積極推動防災士培訓與認證制度,以強化社區與民眾自主防災能力,截至今年8月底止,全國累計已培訓3萬多名防災士,目標預計114年底達5萬人目標。明(114)年起,替代役現役及備役役男也將新增防災士培訓課程,強化替代役個人、家庭及社會的自救互助技能,共同提升災害防救量能。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有34.9%民眾是災時自行脫困,31.9%在家人協助下逃生,28.1%則在鄰居或朋友幫助下才逃離災難,依此寶貴經驗,臺灣除了強化公部門的災害防救量能外,也逐漸重視民眾自助、互助的能力,因此內政部積極推廣防災士培訓。日本防災士是經過日本防災士機構訓練且認證,以「自助、共助、群體合作」為原則。我國參酌日本防災士制度,初期由政府單位為主要培訓單位,之後推動社區、民間企業、工廠、長照機構、身心障礙友善服務場所、高層建築物等均置有防災士,讓國內自主防災機制深耕茁壯。

內政部自107年起推動「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開啟防災士培訓認證制度、韌性社區及公所區域治理等新興防災課題。內政部也肩負「領頭羊」防災責任,今年7至8月間先以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南北棟進駐機關同仁為培訓對象,完成400人培訓,更規劃在9月完成立法院及考試院約150人的訓練,並已協調交通部、經濟部及中華電信等機關推廣防災士培訓工作。

內政部指出,防災士課程涵蓋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的預防與應對,以及急救、疏散等實用技能,還有擬定社區防災計畫及急救措施實作等。防災士認證推廣對象,由早期村里已擴大至企業、民間組織及公部門機構,鼓勵全民成為自主防救災的種子,並無年齡的限制,目前接受培訓最小11歲、最大89歲。截至今年8月底止,全國累計已培訓3萬0,376名防災士,並規劃於明年底前,完成全國5萬名防災士的訓練,強化民間自主救援能力,促進整體社會韌性。

為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內政部也請役政單位精進替代役EMT-1、實彈射擊及全民防衛課程等民防訓練外,自明年起,替代役現役及備役役男將再新增防災士培訓課程,讓現役及備役役男都領有內政部訓練合格並頒發防災士證件及證書。替代役暨社會韌性訓練執行中心已規劃114年新訓及備役召訓替代役接受防災士訓練,強化替代役民防人力運用,成為國家堅強的後盾,共同提升災害防救量能。

內政部長劉世芳強調,內政部除會持續在政府機關推廣外,未來也會推動企業防災,希望企業員工有一定比例能取得防災士資格,並納入ESG目標,讓企業能邁向永續經營。此外,內政部也希望借重宗教力量,8月份已拜會佛光山敦請參與防災士培訓,共同強化災害防救韌性;並期盼各界不論身分職業,一同參加防災士訓練,增加災防知能,才有能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周遭親友,發揮防災士培訓最大效益。

為強化全社會韌性,提升整體防災能力,政府推動防災士培訓與認證制度,中央警察大學也參加113年防災士擴大培訓課程。(圖由內政部提供)

政府結合社區推廣防災士訓練,尤其強化土石流社區防災韌性,充實防災基本知能,建立防災社區的意識與防救災技能。(圖由內政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