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垃圾山再生復育有成 動植物生態新樂園

內湖垃圾山已清除完成,為維護民眾安全與豐富園區設施,臺北市環保局表示刻正進行安全設施補充工程,並規劃將園區分為復育林區、遊憩區及高灘地。經專業單位調查,園區內植物已有162種、動物有41種,生態豐富,未來將是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認識動植物,進行環境教育的最佳園地。
「復育林區」目前根據專業單位於103年6月及10月2次調查,共有162種維管束植物,包含23種喬木、18種灌木、112種草本植物及9種藤本植物展現生態豐富性,主要是臺灣北部平原的原生植物、與水土保持目的所播的植生,以及外來歸化植物。
臺北市環保局指出,根據此份調查,內湖垃圾山復育園區可反映出「臺灣北部平野都會綠地」的生態組成,此外,清除區域經過復育,出現山黃麻、構樹的幼苗,表示現地正發生自然演替,草生地逐漸往次生闊葉林演進的過程,以及外來種進駐拓植的動態,是現成的生態演替戶外教室。而未來將再種植珍古德博士與扶輪社捐贈的血桐、九芎、烏桕等臺灣原生樹苗共1,600株,將使自然生態更豐富多元。
園區內喬木與灌木如山黃麻、水麻等,具有誘鳥功能,吸引大批鳥類在內湖垃圾山棲息,根據臺北市野鳥協會及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李培芬教授調查,鳥類多達23種,如棕背伯勞、喜鵲、小環頸鴴及二級保育大冠鷲等。
野鳥協會何一仙總幹事表示,小環頸鴴為臺灣普遍小型冬候鳥類,常棲息在水田、沼澤、偏愛淡水流域,飛行會發出「pip-pip」的聲音,內湖垃圾山復育園區內有水池且鄰近基隆河邊,小環頸鴴在此活動覓食,顯示水陸環境已開始朝向多樣性的特色,可說是臺北市基隆河中下游河域內,鳥況最佳的地點;而棕背伯勞在此活動覓食,則顯示已有數量不少的小型爬蟲及昆蟲,能提供其廣泛的食物來源,該協會將持續對園區內鳥類進行調查。
臺灣大學李培芬教授亦指出,除鳥類以外,現場勘查發現其餘兩棲類如貢德氏赤蛙、面天雨蛙等有5種,爬蟲類有斯文豪氏攀蜥、哺乳類有臭鼩,昆蟲類有琉球三線蝶、無尾鳳蝶、紫紅蜻蜓及粗腰蜻蜓等11種,生態相當蓬勃。
臺北市環保局局長吳盛忠表示,棕地(Brownfield)指過去土地遭污染,經適當清理後而可被重複使用的土地,美國、英國等世界大國均重視「棕地再生」概念。臺北市復育成效並不亞於外國,福德坑復育公園中的滑草場深受民眾歡迎,山水綠生態公園更創下在復育垃圾掩埋場中舉辦交響音樂會的先例,此次內湖垃圾山經移除後復育為綠地,安全工程預計104年1月中旬完工,園中動植物種類豐富,又有基隆河流經,未來將是民眾遊憩、觀景、親水與觀察生態的新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