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3!中芯營收輾壓這台廠 陸官媒反應神了:真相超難受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日前公布第1季財報,儘管營收成長近20%,但獲利卻暴跌約69%。韓媒分析,中芯國際扛起協助華為突破美國製裁的重任,以不合理的成本量產7奈米晶片供貨給華為,導致獲利大幅縮水,直言華為是「燒錢的黑洞」。

朝鮮日報報導,中芯國際首季營收17.5億美元、年增19.7%,在晶圓代工大廠營收排名中,首度躋身全球第三,僅次於台積電、三星,甚至超前台灣晶圓二哥聯電。

中芯營收搶下全球第三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大陸官媒卻一片安靜,連中芯股價都下跌了,原因在於首季淨利潤約7180萬美元,年減約69%;毛利率下滑至13.7%,低於去年第4季的 16.4%,也遠遜於去年同期20.8%,預測第2季恐跌至10%以下。

中芯國際淨利潤下滑原因很多,例如成熟製程半導體削價競爭是其一,但主要原因是以不合理的成本量產7奈米晶片供貨給華為。日經亞洲先前報導,在美國的晶片制裁下,為了幫助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中芯國際不斷增加產量,導致第1季淨利潤率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

中芯國際主要生產28奈米以下的成熟製程半導體,在2021、2022年,市場爆發車用晶片短缺,其淨利潤率達到30%~40%,其中2022年第1季淨利率達到40.7%的巔峰,獲利能力不輸給美企蘋果。

美國在2022年下半年宣布,禁止對中國出口生產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需的半導體設備。去年初,還與荷蘭、日本聯手,禁止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賣給中國,以阻擋其發展更先進的7奈米以下晶片製程。

華為突破美國制裁,發表新款智慧手機搭載7奈米晶片,由中芯國際所生產,讓全世界大為震驚,第一時間外界出現草率的觀點,認為「中國晶片開始崛起、美國制裁失敗了。」甚至有人爆料,今年初,中芯採用5奈米製程為華為生產AI晶片昇騰920。

中芯國際受到美國的制裁,無法取得荷商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EUV微影設備,不過卻擁有多台前一代深紫外光(DUV)機台。

去年9月,華為推出新款智慧手機時也說過,就算使用DUV設備,也可以製造7奈米、5奈米晶片。

事實上,使用DUV機台生產7奈米以下先進晶片,不僅產品良率很低,成本也大幅提高。台積電、三星把產品良率拉高到90%以上才符合商業性,而中芯7奈米晶片良率並未對外公布,業界估計約在50%以下,相當於每生產2個,就有1個不合格。

台灣專家預測,中芯國際5奈米產品良率會降至15%,換句話說,每生產6個產品中,只有1個合格。

報導引述台灣電子時報分析指出,利用DUV生產7奈米以下先進產品是燒錢的黑洞。若中芯為華為生產5奈米製程AI晶片,淨利潤率將降至5%以下,很快就會陷入虧損狀態,中芯曾經是一家淨利潤逾40%的優秀半導體企業,為了力挺北京發展半導體自主,恐讓自己遭受重創。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00929買氣回來了!8大官股上周重倉押寶 「前3檔都是ETF」陽明則是減碼冠軍
60歲請領勞保年金少1個月?「勞保局回應了」卻有人提早1天多領1個月
50萬人失業、自砍薪水90% 業內人悲痛:這行業被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