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2億人瘋選舉!南韓在野黨領袖遭刺殺、印度政府把外媒趕出去…兩極化趨勢和民粹主義又抬頭?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2024亞洲新聞專業論壇」,主題訂為「歷史性選舉年的新聞專業」。圖/蘇芳禾攝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2024亞洲新聞專業論壇」,主題訂為「歷史性選舉年的新聞專業」。圖/蘇芳禾攝


今年是歷史性的選舉年,全球共有70多個國家、42億人口瘋選舉,然而戰爭、民粹主義以及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政治和媒體環境會往兩極化的方向前進?或是保守勢力又重新抬頭?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舉辦的《2024亞洲新聞專業論壇》邀請亞洲國家的資深記者和歐美講者與會,討論主題為「歷史性選舉年的新聞專業」,分享第一手的現場觀察,讓民眾了解今年大選潮後的世界樣貌,以及新聞工作者面臨的時代考驗。

23日上午的論壇主題,討論民粹主義兩極化政治、媒體,菲律賓媒體「Rappler」資深調查記者Lian Buan從強人總統菲律賓杜特蒂(Rodrigo Duterte)講起,一路分析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與當前的菲律賓媒體生態。

小馬可仕對中較強硬 希望淡化獨裁者之子形象

Lian Buan指出,小馬可仕希望淡化獨裁者之子的角色,並也十分在意外媒、國際社會對他的評價,不同於前總統杜特蒂採取的民粹主義,是一個較有法治觀念的獨裁者,菲律賓的媒體自由度也比過去好一些,「至少以前我們沒辦法進去總統府採訪,現在可以了。」

而菲律賓近來常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發生衝突,她也認為,很多菲律賓漁民在南海受到中國攻擊,情緒激昂,指政府應該要對中更強硬,過去的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就曾經把中國告上國際法庭,後來的杜特蒂與中國友好,現任總統小馬可仕又對中國比較強硬,受到菲國人民歡迎。

南韓民眾刺殺反對黨領導人 愛看網路極端言論

《印度快報》全國商業編輯 Anil Sasi則在分享印度的兩極化狀態時提到,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布的新聞自由指數,印度在180個國家中排名161,法治環境的崩潰也導致很多成恨與犯罪。此外,由於印度的市場很大,政府也更有空間去干預社群媒體平台的運作。

Anil Sasi指出,近期有兩位外媒記者,對印度政府採取批判態度,因此被要求離境,政府有這樣的壓制行動,媒體也通常會屈服於壓力,尤其是本地媒體常常屈服於壓力,喪失獨立性和制衡角色,甚至還有媒體扮演煽風點火的角色。

來自南韓MBC傳媒的記者李奇柱引用了無國界記者發佈的新聞自由度排行榜,南韓在2024年的新聞自由度排名,從47名大幅下滑至第62名。他並播放數張總統隨扈摀住抗爭者嘴巴的照片指出,許多獨立記者,甚至是他的公司MBC都被警察搜索,也有記者被逮捕。

除了新聞自由下降之外,李奇柱指出,不同的政黨支持者也越來越兩極化,例如最近就有民眾基於仇恨原因,拿刀子去刺殺反對黨領導人,差一點就割到動脈。

據調查,這名刺殺者喜歡觀看網路上的極端言論影片,而這件事情發生後,還有很多韓國的仇恨言論說「可惜沒死」、「看到他倒下來很開心」。他不希望這樣的政治兩極化延續到下個世代,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來重塑媒體。

▲ 右起菲律賓媒體「Rappler」資深調查記者Lian Buan,南韓MBC傳媒記者李奇柱。圖/蘇芳禾攝

疫情期間 泰國也傳讚揚中國疫苗影片

泰國媒體《TODAY》總編輯Noppatjak Attanon指出,過去幾年泰國社會的言論比較健康,言論上的恐懼也減少,最近也通過同婚法案。

他提到在疫情期間,當時從泰國引進中國疫苗,而泰國商業集團和中國企業聯合起來,希望泰國民眾對中國疫苗有信心,在施打疫苗接種人數數據發布時,就會有影片刻意讚揚泰國引進的中國疫苗,需要特別小心類似事件。

23日論壇下午場則是聚焦於英、美及歐盟大選的媒體觀察,日本共同社論說委員杉田弘毅指出,美國選舉目前搖擺州的民調,都是由川普領先拜登,不過兩位候選人都採取「美國優先」的政策,將會降低移民數量。

曾任BBC中文新聞總編輯、來自中國的《大聲傳媒》創辦人吳薇則是看到美國選舉中的中國因素(China issue),最近中國政府邀請美國企業家去投資,不過仍有很多美國駐華企業遭到騷擾。

歐洲議會高峰會 峰層可能人選對俄、中態度較強硬

歐洲議會選舉剛落幕,駐柏林自由記者林育立觀察,歐盟的行政單位對台保守,但是歐洲議會對台灣相對友好,可關注其影響。

另外,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了,林育立說對於歐洲衝擊很大,人民在生活、能源、物價都受到很大衝擊,難民議題也影響選舉結果,極右派崛起、綠黨重挫。顯示大家對於氣候運動的關注度不如能源、工作、安全議題。

林育立指出,歐洲議會近日將繼續召開高峰會,討論下屆歐盟執委會主席人選,牽動歐洲議會高層人事,幾個可能人選都對於俄羅斯、中國態度較強硬,或是希望減少對中國依賴。

相較於歐洲其他行政單位,歐洲議會對台灣也比較友善。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是法國選舉,目前極右派的聲勢高,左派也有開始集結的趨勢。

▲ 林育立透過視訊方式分享歐洲情勢與觀察,左一為《大聲傳媒》創辦人吳薇。圖/蘇芳禾攝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影/南韓鋰電池工廠爆炸,至少20人罹難…3.5萬顆存放廠房,傳統灑水難搶救「燃燒迅速溫度超高」
打字小妹翻身外商CEO!她30歲花8萬元歐洲遊學3個月,捨不得買冰淇淋立誓「這輩子不要再為錢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