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首戰不是終戰!青鳥「候鳥化」:四散各地時間到就會集結

記者高逸帆/台北報導

青鳥行動「候鳥化」(圖/經民連提供)
青鳥行動「候鳥化」(圖/經民連提供)

國民黨團、民眾黨團昨(21)日挾人數優勢,否決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的覆議案。不過,近一個月以來,公民自發「青鳥行動」已引起社會廣大關注。對此,知情人士分析,青鳥行動主要在Threads上分享資訊,而Threads本身就是一個去中心的平台,在去中心、無組織、無規格、資訊碎片化的情況,造成青鳥實際上「候鳥化」,四散各地,時間季節到就會集結起來。他說,這群參與行動的人知道「首戰不是終戰」,議題不是第一題也不是最後一題。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分析,人多人少沒有一個標準,這次行動有一個特色就是「多中心化」,雖然有主舞台,但在主舞台周邊有非常多不同的行動在進行,以及相關活動遍及台灣各地每一個地方,是「青鳥行動的分支」。

此外,陳方隅指出,21日投票表決,但在20號晚上立法院外就已經聚集將近上萬人。他說,「在平日晚上立法院前面聚集上萬人,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特定媒體或社群平台操作為後繼無力,都是非常可笑的說法。

陳方隅表示,19日至21日,青鳥行動現場安排諸多課程與論壇,包括夏日學院、公民教室等,談論花東三法、中天執照問題、爭議性法案、民主防衛等議題。他說,「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組織,可是我們不會有一個leader,立委黃國昌就喜歡做這種事情,他最喜歡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但社會運動不是要造英雄,而是要安排更豐富更多元的舞台,做民主的審議。

知情人士分析,青鳥行動與過往的社會運動有非常大本質上的差異,與太陽花運動最大的不同,就是青鳥是一個去中心、無組織的社會運動。他說明,太陽花運動以臉書、PTT作為集結的社群平台,但青鳥行動主要在Threads上分享資訊,而Threads本身就是一個去中心的平台,任何資訊根據演算法都有可能推播到使用者的牆上,造成資訊碎片化,沒有一個統整平台。

該人士說,青鳥行動雖有公民團體參與,但實際上公民團體的角色較像行政庶務類型,如場地租借、舞台搭設等,公民團體並無法實際「組織」青鳥。

此外,該人士指出,根據現場觀察、相關訪談來看,青鳥行動大多是年輕人、女性、學生,並有七成的參與者表示首次參與社會運動,因此聚集「青鳥」的是價值,不是組織。

該人士表示,在去中心、無組織、無規格、資訊碎片化的情況,造成青鳥實際上是「候鳥化」,四散各地,時間季節到就會集結起來。他以香港反送中運動為例,群眾的聚集、行動方式是「Be water」,如潮水般聚集,又如潮水般散去。而這群參與行動的人知道「首戰不是終戰」,議題不是第一題也不是最後一題,所以不會埋鍋造飯,虛耗資源。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青鳥不滅!民團啟動「3大行動」:全國八區督藍委讓他們受到制裁
破3萬「青鳥行動」空拍圖曝光!苗博雅:台灣人會做大法官後盾
破2萬青鳥續飛!曹興誠:明年罷免中共安排在台灣的立委
自強號遭落石擊中致7人傷!卓榮泰下令:啟動急難照護醫療團隊

看更多相關新聞
國會改革說明會 藍綠23日嘉義硬碰硬
學者籲大法官 不要介入政治爭議
許宗力等7位大法官 10月屆滿 憲法法庭 是否插隊審理受關注
政院覆議失敗 柯文哲歎:不會是執政黨政治操作終點
評論/對抗取代對話 賴政府難挽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