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大法官 不要介入政治爭議

立法院21日以「贊成維持本院原決議」62票輾壓反對票51票,覆議案未通過。(姚志平攝)
立法院21日以「贊成維持本院原決議」62票輾壓反對票51票,覆議案未通過。(姚志平攝)

國會改革法覆議案失敗,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21日表示,將採憲政救濟手段,聲請釋憲。法律學者認為,國會改革法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已是生效的法案,除非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才能聲請暫時處分,且立法院與行政院的紛爭,建議兩院自行解決,呼籲大法官不要介入政治問題。

朝野僵持不下,導致國會改革法案能否順利上路仍充滿不確定性,如果民進黨政府聲請釋憲,並提出暫時處分,且獲大法官裁定,法案的法律效力即凍結。

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認為,此案假如真的進入憲法法庭,大法官還是很難全部宣告所有條文違憲,依往例,很有可能是在當中挑出一到兩個條文,判定違憲,大部分還是會合乎憲法。

廖元豪談到,以扁政府時期為例,真相調查委員會與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也曾有部分條文被判定違憲,當時大法官的做法,便是宣告當中幾條法條違憲,但兩單位還是存在至今。

廖元豪說,至於本次的國會改革法案,在最後三讀的版本當中,也納入了很多民進黨的意見來修改,再依循前例來推敲,不可能最後全部被認定違憲。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客座副教授高思博直言,這種情況非常少發生,主要是國會改革法案已經是生效的法律,除非會對所有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才能聲請暫時處分,「行政院對這件事情的做法,不管是提出覆議,還是申請釋憲,都很奇怪,但民進黨還是有可能做這件事情!」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直言,本屆大法官全由民進黨提名,若最後大法官決定作成暫時處分將法律效力凍結,甚至通過釋憲案,等同立法院被民進黨倚靠的大法官們直接廢除了,是很重大的憲政危機。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說,民進黨無法像過去一樣控制整個國會,因此現在態度就是要拖住國會,使出各式手段,拖延改革方案,讓國會陷入泥淖,阻止國會繼續監督行政部門。

此外,外界也質疑,民進黨把持司法單位,即便立院根據國會改革法案移送相關案件,恐也會面臨檢調或司法機關不予處理、拖延等消極抵抗情事,致國會改革無法有效運作。

對此,國民黨立委牛煦庭直言,國會改革戰事延燒到後來已經不是投票議決的問題了,而是民眾的輿論觀感問題,要讓民眾了解如何強化監督行政;隨著愈來愈多人了解認知國會改革重要性,即便民進黨要打延長賽,壓力也會回到民進黨身上了。

看更多相關新聞
國會改革說明會 藍綠23日嘉義硬碰硬
許宗力等7位大法官 10月屆滿 憲法法庭 是否插隊審理受關注
政院覆議失敗 柯文哲歎:不會是執政黨政治操作終點
評論/對抗取代對話 賴政府難挽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