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棒球比賽》新制上路滿月 中職比賽加速有感

中華職棒今年全面啟用投球計時器,打者要在剩8秒之前進入打擊區。(羅永銘攝)
中華職棒今年全面啟用投球計時器,打者要在剩8秒之前進入打擊區。(羅永銘攝)

中職比賽節奏拖沓、時間過長的問題一直為人詬病,聯盟今年新增多項制度,就是希望能夠加快比賽節奏,新球季開打「滿月」,56場9局比賽平均時間縮短為3小時07分已有加速趨勢,比去年快了13分鐘,就看後續球員、執法者適應新制後能否「更上層樓」。

對於新制上路,中職祕書長楊清瓏直呼有感,「新制上路雖然初期有些適應期,但經過與教練們持續討論優化下,目前已經逐漸上軌道,縮時的成果也明顯有感受到,但我們希望好還要更好。」

翻開從3月30日開幕戰至4月30日共59場紀錄,9局平均時間已比去年3小時20分快了13分鐘,最速是4月19日味全龍與樂天桃猿2小時32分,最長則是4月6日中信兄弟與樂天桃猿、統一獅與樂天桃猿2戰的3小時41分;2023年日職9局平均時間3小時07分、韓職9局平均時間3小時12分。

投球超時首月14次 造成3次保送

中職從去年起啟用投球計時器,壘上無人25秒、壘上有人則無規定,投手超時第1次裁判給予警告,今年則改為壘上無人20秒、壘上有人25秒,且超時直接判壞球;另外,針對投手單一打席退板或牽制、打者或捕手進入規定區域也都有相關規範。

在新制上路1個月中,共出現14次投球超時被判壞球,其中有3次是在3壞球後出現造成保送,分別是陳柏豪面對林哲瑄、楊達翔對曾頌恩、陳冠偉對池恩齊。而4月4日龍隊捕手蔣少宏沒在倒數剩餘8秒前雙腳進入打擊區遭到三振;4月13日桃猿洋投威能帝對一壘跑者王正棠牽制到第4次仍沒抓到,被判投手犯規,雙雙成為新制上路後第1人。

PitchCom僅龍啟用 各隊觀望

針對投球計時器位置不一,其中以台北大巨蛋本壘後位置設在2層看台前LED影響最大,聯盟持續進行優化。楊清瓏說:「目前因為計時器都是由各主場球團依場地規格安裝,初期因為訊號干擾狀況較多,導致外野計時器常有不同步情況發生,這部分球團也已經請廠商改善,若有干擾問題發生則會以本壘後方計時器為基準。」

不過中職今年在延長賽導入突破僵局制後,頭1個月3場延長賽都至少打到11局才分勝負,新制上路後還未見「加速」成效;另外,聯盟今年也開放各隊投捕使用電子暗號發送器(PitchCom),但頭1個月各隊都在觀望,直到5月3日龍隊向聯盟報備,才成為中職首支正式使用此設備的球隊。

👉🏻點此訂閱DAZN收看精彩職棒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