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議案民進黨「只能輸、不能贏」

[FTNN新聞網]主筆/單厚之

立法院朝野協商昨天(13日)確定處理覆議案的日程,將於6月21日記名表決覆議案。原本國民黨團擔心民進黨可能祭出「拖」字訣,讓覆議案無法在15天內做成決議,導致日前三讀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自動失效,但從目前的情勢看來,應該不至於會發生。

立法院朝野協商今天確定處理覆議案的日程,將於6月21日記名表決覆議案。(圖/資料照)
立法院上個月底三讀通過「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總統賴清德日前授權行政院對立法院提出覆議,將於6月21日記名表決覆議案。(圖/資料照)

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的規定,立法院對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15日內做成決議,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為此,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召委吳宗憲還特別將原應於本周二召開的程序委員會改到周三召開,並將收案期限延至周二的中午。結果政院的覆議案卻在周二下班前才送達立院,當時國民黨團就認為是政院搞小動作,刻意拖過程序委員會的收案時間,要讓覆議案來不及排進本周的院會,壓縮立法院審查的時間,讓原決議案自動生效。

周三的程序委員會中,國民黨主張要將已經超過收案時間覆議案排入本周五院會的報告事項,民進黨立委雖然曾提出質疑,但並沒有特別堅持和杯葛,最終仍讓覆議案排入。在院會報告事項一讀後,立法院就可以開始覆議案的審查程序。

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規定,覆議案不經討論,直接交全院委員會審查,並得請行政院長列席說明,之後再由院會在覆議案送達15日內進行記名投票。政院是11日傍晚將覆議案送達立院,立院最晚需於26日前做成決議。

昨天的朝野協商雖然吵成一團,但仍確定覆議案的審查日程,19、20兩天舉行全院委員會,21日表決,距離審查的最後期限仍有5天,即便有突發情況也可以應付,國民黨擔心的情況應該不至於發生。

國民黨視「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為重大戰果,所以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但若從民進黨的戰略來看,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中事。

對賴清德來說,反正後面還有釋憲的程序,覆議成不成都不直接造成影響,立法院並非他要的主戰場,無關最終的勝負。賴清德要的其實是「青鳥行動」所匯聚的民氣,甚至一路到明年2月的「大罷免」行動,覆議、下鄉、釋憲都是為民氣升溫的手段而已,明年2月之後才是真正的決戰。

雖然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煞有介事地喊出「徵求六壯士起義來歸」,讓覆議案能夠過關。但從賴清德的戰略來看,覆議案就是騷擾戰術,而且是「只能輸、不能贏」的棄子,如果覆議案真的成功,或是拖過期限讓原決議失效,外面的宣講立刻無以為繼,接下來的罷免力道也會大打折扣。民進黨若在立法院贏了,還去罷免藍委,豈不是「贏筊還要贏話」,如何能獲得民眾的認同?

所以無論是政院的覆議案、民進黨團的聲嘶力竭,其實都是打假球,從頭到尾都沒有要改變立法院決議的想法,反而是要透過立法院一再地挫敗,加深深綠支持者的挫折感,進一步凝聚深綠、升高藍綠對立,為明年的大罷免加柴添火。

覆議、下鄉、釋憲都是為民氣升溫的手段,民進黨要的其實是「青鳥行動」所匯聚的民氣,明年2月之後的「大罷免」行動才是真正的決戰。(圖/資料照)
覆議、下鄉、釋憲都是為民氣升溫的手段,民進黨要的其實是「青鳥行動」所匯聚的民氣,明年2月之後的「大罷免」行動才是真正的決戰。(圖/資料照)

在青鳥行動剛開始的時候,國民黨還以為民進黨是要透過群眾對國會議員施壓,甚至以看好戲的心態,譏諷群眾不敢衝進議場。隨著空戰失利,綠營支持者的聲音越來越大,藍營才發現不對,開始製作各種懶人包回擊;如今民進黨要下鄉宣講,國民黨也下鄉反制,黨主席朱立倫甚至揚言要辦100場。

對國民黨來說,下鄉不僅是對民進黨膝反射式的反制,更涉及內部的權力之爭。這屆立院組成至今,朱立倫一直都是極為弱勢的黨主席,根本管不到立法院,所有決定都是總召傅崐萁做的,朱立倫只有支持的份;但在國會改革空戰失利、黨籍立委被點名罷免後,權力的核心又重新回到朱立倫手上。朱立倫如今要凸顯的,就是傅崐萁害黨籍立委面臨罷免危機,而自己正是那個幫傅崐萁擦屁股,幫藍委解決危機的那個人。

如今藍綠真正關注的都是明年2月的戰局,無論是賴清德出於統治的需要,或是朱立倫基於內部權力的需求,雙方都會更細心維護深藍、深綠的同溫層,朝野也會更勇於製造衝突和對立,短期之內難有寧日。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賴清德可以不公布「違憲」的國會改革法案嗎?
觀察/萬人響應青鳥行動的下一步? 是各自紛飛還是被收編
國會改革後還有更多爭議法案 朝野對立將從國會、行政對抗演成全面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