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在美國 洛杉磯考察分享

作者:張慈媛

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於2019年2月主辦「浪愛從臺中出發 國際考察分享會」,邀請多位走訪各國動物之家、動物收容所的專家學者,說明不同國家的動物保護經驗。其中,臺中市動保處動物保護產業管理組林明瑜、動物收容組洪惠雅兩位組長,分享了在美國參加動保研討會、參觀收容所的所見所聞。

美國好朋友動物協會收容所的大貓房。 圖片來源:講者提供
美國好朋友動物協會收容所的大貓房。 圖片來源:講者提供

從宗教組織到大型動保團體

林明瑜組長首先介紹研討會的主辦單位「好朋友動物協會」,1980年代的美國沒有零安樂政策,一年撲殺的動物可能高達1700萬隻,當時原本隸屬於宗教組織的一群人,逐漸把關注聚焦在動物上,致力於動物安置、醫療、送養等工作,到2003年正式改名為「好朋友動物協會」。

好朋友動物協會參與過美國的許多重大動保事件,如卡崔娜颶風造成許多動物流離失所、知名美式足球選手違法飼養48隻比特犬等,這些事件中生命岌岌可危的動物,都在好朋友動物協會的努力下獲得救援與安置,免於死亡的命運。在長期的努力下,好朋友動物協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們近年著重於街貓TNR計畫,與多個夥伴團體協力打造沒有動物流浪街頭的環境。

官民合作 化阻力為助力

一個普通的私人團體,如何一步步擴張動物保護網絡?林明瑜分享她在好朋友動物協會主辦的全國研討會中,聽到的兩大重點:公私協力,以及開放性的認養態度。

林明瑜說,美國動保部門和團體厲害的地方在於,民間和政府、私人和私人之間,形成了緊密的互助聯盟。小型收容所重視品質、大型收容所經濟能力好、公部門經常要替民眾解決大小問題,每個團體各有優勢與困境,「資源就這麼少了,大家再各自為政、再互相浪費的話,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不過,要將這些大不相同的組織整合起來並不容易,林明瑜以波特蘭動物收容所聯盟ASAP(Animal Shelter Alliance of Portland)為例,說明聯盟的組成起初也磨合了好幾年,當地的團體從2004年開始有聯盟的想法,直到2008年,藉著一次絕育計畫的執行才跨出第一步,得到計畫基金,也有了合作的共識,之後團體間有了更緊密的連結。

這樣的互助聯盟在美國不是個案,好朋友動物協會也有2500個夥伴團體,互通消息、共享資訊,「每一個人都不要再成為問題的一部份,而是解決問題的一部份。」彼此的差異不再是阻礙,反而成為動物保護更進一步的力量。

心態開放 認養不過度設限

另一個讓林明瑜感到訝異的,是他們開放性的認養態度。相較於臺灣越來越走向為了確保動物可以進入好家庭而嚴格篩選認養人,美國則是開始把認養程序修改得較過去寬鬆。會有這樣的改變,來自好朋友動物協會的調查成果,他們發現,擁有動物的飼主中,約有85%有領養代替購買的觀念,實際上卻只有40%確實是透過領養取得動物,這樣的數字落差來自於領養流程太過瑣碎,儘管是出自好意,想再三保障動物有個好歸宿,卻也把許多本來有意領養的人拒之於門外,使得認養率始終無法提高。

調查結果讓好朋友動物協會和兩個收容所合作,率先改變方針,簡化申請表格,縮短長度、軟化字句,且不再詢問冒犯性問題,一改過往對申請人工作時間、家庭成員等細節的調查評估,避免先入為主的假設斷絕了動物被送入家庭的機會——這樣的作法並非放棄篩選或胡亂送養,而是開始站在若自己是領養人的角度來考量,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較難做到,林明瑜說,研討會時就有講者現場以工時(不能太長)的問題詢問與會的動保人,最後符合嚴格領養標準的人寥寥無幾。此外,收容所也採取更開放的態度接受退養,了解原因、納入資料,儘可能拉近民眾和收容所的距離。

公、私收容所的經驗運用

動物收容組的洪惠雅組長,則分享了參觀美國五個公、私立收容所的見聞與心得。私人收容所通常經營彈性大,經費也充裕,可以替有比較完善的布置,像是每隻貓都有專屬布偶、毛巾,狗籠和貓籠上掛有吊牌詳述個性、導覽機上可以觀賞每隻動物的介紹影片等,甚至還配有獨立攝影棚,能替動物拍攝可愛照片。志工服務的部分,有些收容所會在犬舍的門口放置白板,用代號標示每隻狗每日完成的任務,諸如散步、訓練等等,其他志工只要看了白板,馬上就可以知道還有哪些事情需要做,提升服務效率。

配有導覽機的民間收容所。 圖片來源:講者提供
配有導覽機的民間收容所。 圖片來源:講者提供

在私人收容所中,讓人流連忘返的設施還有禮品店,一方面吸引民眾興趣、另一方面也販賣飼養動物需要的基本物品,洪惠雅說,大家或許很難想像,有些民眾真的會不知道養貓需要用到貓砂,在收容所販賣這些基本配備,就是很好的機會教育。

相較之下,資金沒有那麼充足的公立收容所,就和臺灣更貼近,也比較可能在臺灣落實。洪惠雅舉例,像是犬舍前面設置石階,不是要方便小型犬行走,是為了讓民眾坐在上面和狗互動,視線可以和動物平行,是很貼心的設計;又像是將鐵籠的外型稍作修改,讓狗的牙齒找不到咬合點,籠子不會被咬壞,裡面的狗還能獲得更多遮蔽;收容所戶外的人工草皮也令她十分欣賞,民眾可以和狗在草皮上玩耍,志工則每日清理,維持整潔。

翻轉印象 讓社區迎接收容所

在臺灣,動物收容所經常是社區避之唯恐不及的鄰避設施,美國卻有許多收容所位於社區中心,洪惠雅說明,保持好關係的祕訣在於,成為和社區之間互助互惠的力量。比如提供場地給居民使用,秉持開放態度,也翻轉收容所等於髒亂、味道重的刻板印象,甚至有的收容所在開園之前,就可以看到民眾排隊等著入園,可見收容所與社區成為好夥伴,並非完全不可能。

在有些公立收容所門口,還可以看到民間團體的醫療車駐紮服務,這是林明瑜提過的「公私協力」的一環。公立收容所往往難以拒絕民眾送至的動物,有民間團體在門前把關,率先提供諮詢,往往就解決了一大半問題,有效降低了住進收容所的動物數量。

民間動保團體團體在公立收容所門口搭起帳篷,協助民眾解決動物飼養問題。 圖片來源:講者提供
民間動保團體團體在公立收容所門口搭起帳篷,協助民眾解決動物飼養問題。 圖片來源:講者提供

分享過程中洪惠雅也強調,收容所不只重視動物,舉凡精緻的志工牆、每月的員工慶生會、員工休憩用的中庭、淋浴間、替久站的獸醫師提供減壓踏墊、重視工安意外的預防等,都可以看出美國的收容所對工作人員的重視——提供好的環境和條件,能讓人沒有後顧之憂的替動物服務。

臺灣與美國的不同之處

最後洪惠雅表示,雖然從上述狀況看來,美國動物收容所的狀況比起臺灣好很多,但她認為其實美國和臺灣的落差真的沒有很大,至今美國還無法做到零安樂,收容所裡的小貓,仍然面臨著安樂死的威脅。一位來自臺灣、現居美國的志工說,直到六、七年前,當地收容所裡的動物還是此時的七倍以上,靠著不間斷的絕育工作、各協會和部門合作進行送養,才讓收容所裡的動物在某一年驟降,到今日的數量。

而現在正以同樣方式努力著的臺灣,「正在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面」,洪惠雅說,臺灣公部門有時比較封閉,讓民眾空有想法和資源卻無處貢獻,我們差的也許就只是連結起這些分散力量的一小步而已。一旦跨過這一關,「其實有這麼多關心動物的人,如果大家去凝聚各自具有的資源跟能量,我覺得我們未來的環境一定會更好。

編按:今年2月,高雄市動保處、台中市動保處及摩席狗工作室聯合主辦「2019動保無國界—從美國、日本到臺灣的愛與行動—」系列講座,接連兩週於高雄、台中、台北三地分享動保國際考察成果,期望能透過國外觀察,串聯台灣新世代的動物保護點、線、面,有效提昇台灣動物保護政策之推動,此為系列第三篇,由台中市動保處分享美國經驗,瑞士及日本經驗請見:

【動保國際考察 系列一】訓犬師視角看動保 Mojito的收容所種子計畫

【動保國際考察 系列二】從日本看見動物保護的活化與轉變

更多論壇文章
蘇貞昌推「四多多」—遊走恐怖平衡的幼兒政策
我們的平成記事:泡沫經濟、日系流行、311 大地震與其他
蔡英文「三大罩門」 賴清德最清楚?
藍軍搶破頭的喜與憂
直球對決世代、階級──才能反制韓國瑜「窮人翻身」的話語權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