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擴大攬才 陽交大、清華教授願回高雄服務

政府推動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越來越積極,清華、陽交大高雄設分校配合也沒停下脚步,且已有家鄉在高雄的一些教授主動報名,有意未來轉往高雄任教。

隨著台積電落腳高雄,鴻海、輝達算力中心預定在高雄成立,近年來高雄半導體產業鏈聚落已初見規模,高科技人才缺口也逐漸顯現。為補足人力,市長陳其邁日前率林欽榮、羅達生副市長及主管北上,分別拜會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以及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向清交兩校承諾,市府將協調中央部會,協助校方推動開設高雄分部,清交兩校則表示,已有企業洽詢及期待高雄開班授課,反映出業界有龐大進修需求及期待。

雖然分校落腳高雄蓮池潭附近,引發環境爭議,尤其舊左營高中及蓮潭等地部分居民抗議,不過清大校方已允諾,除保留舊現有老樹、維持大片綠地,也會確保蓮池潭天際線,落實環境友善及敦親睦鄰。除了企業期望清交等校開課,也已有教授願意返鄉教書,高雄半導體產學合作萬事俱備,稍欠東風。

高雄市府今(23)日表示,清交高雄分部是由教育部、國發會、國科會及高雄市府以「國家重點領域校際研教園區」創新計劃推動設置,其中清大設於舊左營國中,占地近六公頃,交大座落於蓮潭會館,面積約兩公頃。此案已獲中央核定,2024年可動支經費1億8480萬元,優先辦理基地現有建物的改裝修繕。未來整體研教園區的教學研究、企業產學合作及進修總人數,將達4000人的規模。

陳其邁向清交校長表示,在地里長和廣大高雄市民、產業界,都很期待兩校加速進駐,讓高雄學子可就近就讀,並吸引更多人才來高雄發展,一方面滿足產業的需求,也強化企業競爭力。他強調,清大和陽明交大的事,就是高雄市政府的事,團隊會持續做清交設校的最大後盾。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副校長陳永富、李大嵩、李鎮宜和多位校務主管會見市府團隊。林奇宏感謝市長陳其邁及團隊協助該校獲中央支持設校高雄,並與市府緊密合作啟動蓮潭會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等既有建物的改裝工程。

林奇宏說,已有高雄企業洽詢高雄分部的進度,反映在地產業對於科技人才和員工進修的強烈需求,校方也和科技大廠洽談產學合作計畫,好消息會愈來愈多。副校長陳永富則說,將申請明年初開設碩士學分班,內容以AI、半導體及ESG課程為主,並規劃114學年起招收碩博士學位班。清大校長高為元也說,已有家鄉在高雄的一些教授主動報名,有意未來轉往高雄任教。

清大副校長戴念華說,清大進駐高雄左營,結合市府推動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如同早期加州矽谷結合史丹佛大學打造的科學城,將對國家和人類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表示,已著手籌備課程和招生計畫,並與市府討論舊建物改裝及未來新建校舍的時程。

清大表示,產業需才孔急,下半年將借用市府位於亞灣的淨零學院開設碩士學分班,114學年起招收碩博士學位班。碩士學分班初步開設AI人工智慧、智慧製造與營運管理、半導體封裝測試及碳資產等課程。清大強調,向教育部申請成立高雄校區的學院系所之前,就會做好教研人力及財務、招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