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食用河豚中毒致死案 檢驗結果最快12/4出爐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9日電)南投縣發生罕見食用河豚中毒致死案例,造成1死、8人身體不適。食藥署今天表示,已收到河豚肉食餘檢體,將比對DNA確認魚種及毒素,結果預計最快下週一出爐。

在南投縣仁愛鄉開設小吃店的洪男25日晚間煮河豚肉邀鄰居友人聚餐,26日上午友人感覺身體不適,前往洪男住處探詢,進門發現洪男已倒臥在地無呼吸,參加聚餐8人則送醫治療無生命危險。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指出,南投縣衛生局已抽樣河豚肉食餘檢體。出席記者會的台北榮總職業醫學與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何揚說明,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毒性約為氰化鈉的1000倍以上, 即便加熱後也無法將毒素破壞。

何揚指出,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通常於食用後10至45分鐘產生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則甚至導致死亡,死亡率約為61%,目前無解毒劑。

除了河豚以外,何揚表示,國內過往經驗,部分來路不明的貝類、章魚如藍紋章魚、螺類如織紋螺,都有可能殘留河豚毒素,國外曾有報告,推測是食物鏈關係,一樣要小心。

至於是否比照日本河豚處理證照制,林金富重申,仍需收集各界討論,但台灣現階段皆未針對任何料理處理強制規定需取得證照,有鑑於河豚種類繁多,光靠肉眼不易辨識,建議餐飲業者不供應河豚,民眾避免捕捉及食用河豚,以免誤食。(編輯:龍柏安)1121129

看更多相關新聞
南投河豚宴一死案 食藥署:食餘檢體檢驗結果最快下周一出爐
不只河豚有毒!屏東曾有人吃「這類海產」住進加護病房
吃下有毒河豚「嘴麻」快就醫!醫師示警:螺、貝類及章魚也會有
河豚烹煮也難去毒!食藥署喊別亂吃「最接近天堂的食物」
河豚神經毒素耐高溫 中毒死亡率達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