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紡「祖產」搬新加坡 董座:世上沒有永遠的產業

對老南紡而言,清楚區隔並加值各事業體,已成侯博明(左2)交棒前最大任務。採訪當天,他特別找來新任總經理王立範(左1)與各事業體負責人共同入鏡。
對老南紡而言,清楚區隔並加值各事業體,已成侯博明(左2)交棒前最大任務。採訪當天,他特別找來新任總經理王立範(左1)與各事業體負責人共同入鏡。

一家創立超過64年、傳承至第三代的台灣老紡織廠,為何決心把總部搬到新加坡?

這是一位老董事長交棒前的最後一搏。

去年底,台南紡織(以下簡稱南紡)宣布,將在新加坡設立100%控股子公司,做為日後紡織本業的營運總部,再加上南紡喊出「集團金雞母」越南廠的股權,也將全數移轉至新加坡,且日後不排除在該地上市,消息一出,頓時引發紡織同業熱議。

從「單純是財會和稅務上的效益吧」、「沒印象,新加坡在紡織供應鏈中有什麼特殊地位」種種耳語,最常被提及的,是南紡的特殊歷史定位。

南紡,算是當年台南幫的起家厝之一,由吳三連、侯雨利與吳修齊共同創立,靠紡織站穩腳步後,才各自交叉持股,拓展其他事業版圖,包括環球水泥、太子建設、統一集團等,都是關係企業。「用一句話描述南紡在業界的地位,就是『根深蒂固』,」投身紡織業超過40年的496創新時尚紡織董事長江契吾形容。

他的新加坡計畫:
把台南幫策略複製到海外

南紡董事長侯博明接受本刊專訪,首度揭露他堅持非搬祖產(起家事業)不可的理由:「我相信,世上會有永遠的企業,但沒有永遠的產業!」

這句話,他在受訪當天重複了多達五次。意思是,企業確實可能在歷史上長存,但不可能永遠固守在相同產業內不動,否則終將被淘汰。

這,是整起「新加坡計畫」背後最關鍵的思維。

侯博明分析,他將把海外紡織事業轉由新加坡控股,此地一來位於東協中心,工廠無論設在哪個東協國家均可遙控,且出入享關稅優惠;二來華人多,容易培養人才。

「最重要的,是同業們把各自的轉投資切一切,(紡織)本業可以一起來新加坡策略聯盟,我跟力麗、集盛他們都在談了,」侯博明透露。他的終極藍圖,是彼此策略合作、甚至交叉持股,以策略夥伴形態接單,例如某品牌客戶的訂單想下在印尼,就可轉介給力麗印尼化纖廠,藉此整合多家紡織廠的技術、人才與海外廠房設備。

力麗副總經理兼發言人陳漢卿證實,雙方有談過,目前尚無具體時程,但彼此都覺得可行,在大環境萎縮下,「如果客戶要的每項產品都自己做,成本跟量都不划算,台灣遲早會斷鏈!差不多到了專攻自家強項、開始整合的時候了。」

侯博明為何鐵了心要搬家?南紡,這個台南幫起家立業的公司,對整個台灣都具有特殊意義,他卻說起30年前,初踏入南紡的故事。

侯博明是侯雨利的孫子,身為南紡第三代的他,從不諱言,自己真正的興趣是流通業,文化大學觀光系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新復興,四年後就跳到統一企業,跟著當時仍是經理的徐重仁做統一超商,做得興致盎然。

不料1989年,祖父和父親相繼過世,哥哥又只想當投資人,不願參與經營。「不得已啊,公司必須一代傳一代嘛,」當年34歲的他,選擇放下夢想,回到他曾避之唯恐不及的紡紗廠。

然而,紡織業早過了「紡紗就像抽金條,印花布如印鈔票」的輝煌年代,平均每隔幾天,就會聽見同業關廠、出走的消息。

侯博明非本科系出身,又在最嚴峻的情況下入場,他說,是台南幫的耳濡目染,讓他很快上軌道:「我(學習階段)跟的是吳修齊、高清愿、鄭高輝……,我們一般人,十個都比不上他們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團結合作,互相研究。」

這次,他要去新加坡闖,想的也是:再集結眾人的力量,去打團體戰。

從市場老大到被中國超越
「現在局勢,要抱團作戰」

近十年,台灣紡織產業陷入頹勢。無論長短纖,都面臨國際競爭者「大者恆大」的嚴峻挑戰。例如南紡規模最大的越南廠,可年產60萬錠棉紗,但中國天虹紡織赴越擴廠後,不僅一舉開出年產兩百多萬錠,還喊出日後要做紡紗、染整、成衣一條龍,成本自然大幅壓低。「那個競爭的局勢已經不一樣了!」南紡總經理王立範坦言。

自去年初的供應鏈整併潮襲來,紡織廠除了交期、品質等基本要求,還得配合取得CSR環保認證,擁有足夠的海外據點數(象徵具備轉單能力),品牌才肯給單。如今,中美貿易戰一打,又讓大家出國設廠的不確定性增加。「單打獨鬥,我們每一家都不大,走出去就是這樣而已(舉起小指)。現在的局勢,應該要聯合起來,抱團作戰!」侯博明語帶興奮。

「這種『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大家以聯盟關係一起投資的概念,本就是台南幫一貫的策略,」王立範分析。

同業萎縮後賣地求生
他為活下去,同時開兩戰場

為何選在此時發動?侯博明坦言,自從三年前接任董事長,就開始思考這件事,「最近局勢更不穩了,但我自己的經驗是,狀況越不好,你越沒有包袱,反而是改革的好時機。」

這一仗,不好打,牽動的不只是紡織本業,而是整個事業版圖。

侯博明在去年底訂下「六年計畫」,簡單來說,是同時布局了兩個跨國戰場——紡纖等本業轉移至新加坡,為日後策略聯盟做準備;留在台灣的流通、土地開發與轉投資等事業,由副總與協理級主管各自經營,做為「新加坡計畫」的最強後盾,提供穩定現金流。

最受矚目的,是四年前開幕的南紡購物中心,預估今年營收超過60億,即將損益平衡。從紡織切進流通,意即從製造業跨入服務業思維,侯博明更因此借力使力,善用台南幫資源,也就是統一集團人脈。

當時,他不僅邀請統一旗下的統正開發團隊,主導規畫南紡購物中心,雙方各持股50%,就連當時的統一夢時代總經理張國光,也兼任南紡購物中心執行長。「開幕時,包括招商、營運、行銷都由他們(統正)負責,南紡這邊只有我、財務長和幾個行政,從個位數慢慢建立團隊,」王立範笑道。四年練兵期過去,南紡流通員工數已近兩百人,主打電影院、KTV、打擊場等娛樂體驗的第二期賣場,也將於明年底前開幕。

近年來,紡織業者處分土地資產的消息層出不窮,原因正是紡織廠多歷史悠久,一旦本業萎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靠手上大量的土地廠房來「賣地求生」。相較變賣祖產,南紡採取的「活化經營祖產,再投資回本業」的策略明顯更複雜、更費時,但也更有機會長遠經營。

估六年後營收比重大改
影響上市?「有什麼關係」

侯博明預期,將紡織、流通、轉投資與土地開發等區隔後,將更看清南紡重心的轉變。預計六年後,紡紗、化纖與流通的營收比重,將由45:45:10,變為各占1/3。

他選在交棒前,為南紡重新畫了一個極具野心的事業版圖。此舉並非沒有風險,化纖領域以外的紡織同業曾直言「目前還看不出效益為何」;而將本業總部遷至新加坡子公司的另一面,就是台灣南紡帳面營收將大幅減少,會計師警告,最嚴重情況,可能影響上市資格。

對此,侯博明直言,南紡有8成以上資產與土地都在台灣,短期內應不至於發生這樣狀況,「而且,改變有什麼關係?世上會有永遠的企業,但沒有永遠的產業。要生存下去,沒有什麼是不能變的啦!」

更多商周文章
用公司津貼到澳洲住大房子!落葉掃不完、電費好驚人...前外商老總:得不到的最好
消防員考你:發生火災,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滅火、不是逃生,也不是報案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華映轉單效應 彩晶有望承接最多
租書店瀕臨絕種 對出版社最大衝擊是...
年輕人想住大安區 專家提這建議較有機會
高捷賺到流油 這套模式各地能否複製?
從千億營收到徹底停擺 華映啟示錄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一年只營業一天!空拍景象驚人
郭迎戰2020?參選形式先曝光
吹不起冷氣 獨居老婦慘死沙發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