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鋰電池工廠「新型火災」難撲滅 尹錫悅視察稱「起火物質堆出口」阻逃生

AriCell鋰電池公司火勢延燒數小時後才獲得控制,消防人員抬出一具又一具扭曲焦黑的遺體。美聯社
AriCell鋰電池公司火勢延燒數小時後才獲得控制,消防人員抬出一具又一具扭曲焦黑的遺體。美聯社


南韓京畿道華城市的AriCell鋰電池工廠昨天(6/24)發生超級大火,警方今更新23名死亡及失蹤者的國籍,中國籍減為17人。總統尹錫悅昨晚前往視察,要求徹查起火原因,並指起火物質堆放在緊急出口前,影響逃生。據報導,鋰電池工廠火災屬於新型火災,一般滅火方式幾乎派不上用場,只能防止火勢蔓延。

《韓民族日報》報導,這起火災發生在昨天上午10點31分左右,起火點位於工廠內的電池成品驗收樓。消防部門表示,火災確切原因尚未查明,但現場工作人員描述,其中一個電池發生爆炸後開始燃燒。

火災發生後,消防部門共派出145名消防員和50台消防車趕赴現場。當地消防官員表示,首批出動的消防隊員趕到現場時,「工廠內部的電池連續發生爆炸,火勢急劇蔓延,滅火難度很大」。

據報導,起火的三層鋼構建築中,存放逾3.5萬個圓柱形鋰電池。消防人員準備了撲滅鋰電池火災所需的乾砂和膨脹氮氣,但因火勢太猛,到達現場後近4小時都無法進入內部,只能盡力阻止火勢蔓延。直到火災發生4小時40分鐘後,大火才被撲滅。

鋰金屬著火 無法噴水或二氧化碳撲滅

報導指出,由於鋰的特性,一旦著火,無法藉噴水或二氧化碳等常規方法滅火,消防部門只能設置防火線等待「自然滅火」。也就是說,針對「金屬火災」等特殊類型火災,消防部門制定的滅火手册根本派不上用場。

火勢平息後,救難人員在二樓找到多具罹難者遺體。消防部門推測,因工廠內出入口一側的火勢在短時間內蔓延,工人來不及撤離而遇難。

南韓總統尹錫悅昨晚前往視察,表示由電池等化學物質引發的火災,難以用滅火器或消防栓撲滅,要求消防部門與專家共同研究對策。他也強調,處理化學物質的工廠「必須綜合考慮建築結構、化學物質的存放方法和位置,以防止火災發生,並事前做好逃生準備」。

尹錫悅遺憾表示,這次火災中,起火物質堆放在緊急出口前,「導致工人無法逃生,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失火工廠隸屬SK集團 死者包括17名中國人

南韓警方今表示,這起火災造成22人喪生、1人失蹤,另有8人重傷。警方經確認工人名單後,公布死亡與失蹤者中有17名中國人、5名南韓人、1名寮國人。前一天消防部門稱中國人有18名,中國駐韓大使館則稱有19名。

警方指出,目前確認了2具遺體的身分,均為南韓籍,其中一人原判定為中國籍,後來發現已歸化南韓籍。

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報導,Aricell電池工廠隸屬南韓SK集團,於2020年成立,生產用於傳感器和無線電通信設備的鋰電池,年產能約占南韓電池總產能的1.25%。該公司多數股權由那斯達克上市公司S Connect持有。

中國《新京報》則訪問該廠女工金澤媛(化名),她表示廠內共有100多名工人,多為來自中國東北的3、40歲朝鮮族女性,她因請假沒去上班而逃過一劫。有幾名韓籍文員從二樓辦公室跳窗,導致腿骨折。

中國朝鮮族赴日韓打工者眾 女工:有退休金和工程補貼

她表示,該電池廠以生產軍用鋰電池爲主,少部分是對外出口的民用電池,薪水是南韓基本工資,時薪9860韓元(約230元台幣),「較其他同等薪水的工作,這裏工作强度較小,還有退休金和工程補貼」。

不過她也說,到該廠上班一個多月,不曾接受消防訓練,也未進行逃生演練。工廠只提醒工人,鋰電池遭激烈碰撞容易爆炸起火;曾發生過一枚電池爆炸,員工立即以滅火器將火撲滅。

金澤媛來自遼寧省朝鮮族,據她瞭解,南韓各工廠很多像她一樣的中國朝鮮族,「我們和介紹韓國工作的仲介簽約後來到韓國。韓國人很少到工廠做基層工人」。

中國《第一財經》引述一名吉林省延邊市民眾表示,當地去日韓打工的人非常多,因爲延邊是朝鮮族聚集區,所以當地人去南韓就業,沒有語言不通的問題。

更多太報報導
BBC聚焦黃捷、苗博雅談台灣多元性別環境:保守派似重新崛起
憂雲端服務竊取資料 美政府傳正調查中國3大通訊業者
有片/疑似中國火箭殘骸墜落 貴州村莊天降冒黃煙大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