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表最大選舉」6週投票結束 出口民調顯示執政黨大勝

印度「地表最大選舉」6週投票結束 出口民調顯示執政黨大勝
印度「地表最大選舉」6週投票結束 出口民調顯示執政黨大勝


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6個星期前開始國會大選投票,被認為是地表最大規模的民主選舉,最後一梯次選民於昨天(6/1)傍晚完成投票。出口民調顯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及聯盟政黨贏得多數席次,且表現優於大多數預測。

路透社報導,印度4月19日展開大選,要選出下議院543席議員。大多數出口民調預測,印度人民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DA)可贏得三分之二多數席次,足以達到修憲門檻。

根據5家主要的出口民調預測,全國民主聯盟可能拿下的席次介於353至401席之間。其中3家民調預測,印度人民黨自己就能拿下303席以上,超越2019年的表現。該年,全國民主聯盟共贏得353席,印度人民黨就獨力拿下303席。

至於在野黨聯盟「印度全國發展包容性聯盟」(INDIA),出口民調顯示,他們能夠拿到的席次介於125至182席之間。

2024年6月1日,印度旁遮普省一處投票所。路透社
2024年6月1日,印度旁遮普省一處投票所。路透社
2024年6月1日,印度旁遮普省一處投票所。路透社
2024年6月1日,印度旁遮普省一處投票所。路透社

路透社指出,從過往經驗看來,印度出口民調往往與現實有差距,因為在這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且民族多元的國家,要做出精確的調查並不容易。

印度總理莫迪在投票結束後首次發表的評論裡已經以贏家自居,但並未提及出口民調數據。他在X平台上稱,「我可以信心滿滿地說,印度人民這次以創紀錄的投票人數選出了新的民主聯盟政府」,並批評在野聯盟有種姓主義、想要集體公社化、充滿腐敗,沒能引起選民共鳴。

印度這次大選,符合資格的選民將近10萬人,4月19日開始分成七個階段投票,許多地區在炙熱酷暑中進行投票。印度中選會將於6月4日統計各地選票,預計當天就能有結果。

現年73歲的莫迪若再次成為總理,將是繼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之後,第二個連任三屆的總理。調查顯示,選民最關心的議題是失業和通貨膨脹;市場分析師指出,出口民調的結果消除了印度政權結構變動的不確定性,莫迪以推動經濟成長為重點的政策將能夠持續。

更多太報報導
【一文看懂】川普被定罪重返白宮夢碎?看看民調怎麼說
【一文看懂】川普封口費案被判有罪 能否繼續競選總統?
印度室內遊樂場失火至少27死 疑冷氣短路走火且建材易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