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竹仔坑校友捐候車亭 學童大讚

台中市大里區竹仔坑國小前的公車站,原先僅設置站牌,校友不捨學童、民眾等車無遮蔽空間,募款50萬元捐贈1座「竹青亭」候車亭,學童大讚「以後等公車不怕太陽了!」(潘虹恩攝)
台中市大里區竹仔坑國小前的公車站,原先僅設置站牌,校友不捨學童、民眾等車無遮蔽空間,募款50萬元捐贈1座「竹青亭」候車亭,學童大讚「以後等公車不怕太陽了!」(潘虹恩攝)

夏季炎熱,台中市大里區竹仔坑國小前的公車站,原先僅設置站牌,校友不捨學童、民眾等車時無遮蔽空間,募款50萬元捐贈1座「竹青亭」候車亭,外觀以竹蜻蜓為意象,並採亮麗的蒂芬尼綠,不僅讓等車民眾更舒適,也成為地方一大亮點。

竹仔坑國小校門口公車站,過去僅設立1支站牌,地方民眾、學童通勤候車無遮蔽、乘坐休息的空間,校友黃立偉集結國際同濟會、大同會、紫饌會和東峰會等團體力量募集50萬元,加上替校方施作另項工程的昇鴻營造、建築師王宏檳亦共同響應,合力為地方居民、師生建置候車亭,並命名為「竹青亭」。

竹仔坑國小校長張家馨表示,2、3年前同濟會夥伴到校捐贈公益雨傘,他帶著大家巡走校園,沿途聊著未來學校發展的空間規畫及需求,他當時覺得許多事都看似不可能,好像遙遙無期,黃立偉都默默地記住。本來這座公車亭是黃立偉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後來擴大募集更多力量,讓候車亭更具意義。

張家馨說,「竹青亭」呼應校園地景環境構建,不僅外型如公共藝術般,實際功能也能讓在地師生、社區居民候車時,在烈日照射下有遮蔭的地方,尤其該站牌公車路線等候時間都較長,更能嘉惠地方居民、學子。未來周邊「竹仔坑之心」人文通學步道完工後,讓整個社區也變得更活潑、活力,成為社區一亮點。

竹青亭候車亭以竹蜻蜓為設計原型,幾何為構件、三點成形,選色部分則回應「青」的顏色,與背景牆的「黃」隔著運動場相互呼應,象徵社區在地文化的傅承與創新,並賦予青青學子夢想起飛、共好利他的意涵,近日落成啟用,學童大讚「以後等公車不怕太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