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爭 便宜了誰

520之後,兩岸關係丕變。台獨兩國論正式登場,不但衝擊「一中憲法」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安全防線,而且觸動《反分裂國家法》,難有轉寰餘地。頃刻間,兩岸兵凶戰危的態勢已無可避免,隨時可能引爆烽火,使台灣真的變成全球最危險之地!

面對台海間快速逆轉的變局,民進黨堅持這是「兩國」戰爭,而非持續的內戰。但對於絕大多數(共180國)承認「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省」的聯合國成員而言,卻只能哀矜勿喜,祈禱和平。

美國基於自身的「一中」立場,公開宣示反對台獨,維護和平;但另一方面卻又鼓勵台灣整軍經武,隨時準備打一場血戰。

而大陸方面,基於「一中」原則,界定此係分裂國家行為。換言之,這是弔民伐罪,是1949內戰的延續。至於國民黨及其他反對黨,除了強調「兩岸一家親」之外,卻無奈的面對綠營黨同伐異的挑戰。藍軍不但親炙側翼青鳥的反動與包圍,藍營立委還將承受親綠選民的罷免和威脅。質言之,這是內憂外患的零和博弈,反映出自由民主的衰敗!這也是台澎金馬民眾不得不面對的悲涼命運和生死試煉。

到底台海衝突會變成另一場俄烏戰爭,還是1990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究其實,俄烏雙方都是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這場戰爭是兩個民族之間的復仇,是烏東俄族與俄語居民尋求獨立導致的爭端。美歐大國支持烏克蘭統一,堅決反對烏東獨立,並與俄羅斯做殊死對抗。

至於南斯拉夫內戰,則是原先統一的南聯邦內部出現武裝分裂行動,由聯邦軍清剿弭平。但由於分裂的各邦受到歐美大國的鼓舞,遂由原先的內戰演變為國際支持下的戰爭。結果造成約30萬軍民不幸罹難!

接下來,由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與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得到歐美支持,普獲國際承認。而承接「南斯拉夫聯邦」的塞爾維亞與黑山(蒙特內哥羅)選擇和平分手,遂演變為「一國分6國」。最後,原先隸屬塞爾維亞的科索沃自治省也宣告獨立;但迄今仍有許多國家堅拒承認。

由此可知,在南斯拉夫,歐美的立場是支持分裂打擊統一,最後導致南斯拉夫解體。但在烏克蘭,歐美卻反其道而行,支持統一而反對分裂。目前情勢是俄烏雙方死傷相枕,烏克蘭1/5領土失守,1/3人民被迫流散各地。但俄烏戰爭仍要繼續打下去!

總之,這兩場戰爭一獨一統,手段不同目標迥異,端視歐美各國自身利益與地緣政治考量而定。至於台海戰爭到底對誰有利?是歐洲、美國、日本,還是中國?其結果究竟是弔民伐罪,還是黨同伐異?

迄今為止,歐洲因極右翼民族主義的崛起尚難達成共識,而美國總統競選兩黨立場殊異,且勢不兩立。現在拜登只能透過戰略管控,積極對華協商以避免擦槍走火。但是,如果台獨兩國論持續下去,必將迫使更多支持「一中」的國家選邊站隊中國,最後勢將加速兩岸統一進程,終而導致台獨式微!這也正是「急獨反將加速統一」的弔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