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粿條吃幾百年沒事 寶林卻釀2死 專家曝1關鍵致毒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造成2人死亡,許多民眾嚇得不敢吃粿條,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這次發生事情的食材是供應商做的,大部分是玉米澱粉,米含量非常低,米製品仍可安心吃。中研院士牟中原也在臉書表示,台灣人吃粿條、粄條幾百年沒出過問題,因為大多都是水煮或用蒸的,沒用什麼油;不過寶林茶室是馬來西亞餐廳,當地炒粿條偏油,炒了後又放很久就招來米酵菌,當米酵菌遇到其他菌,就會產生很多米酵菌酸。

延伸閱讀》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食物中毒通報要找誰?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

延伸閱讀》米酵菌酸是什麼?米酵菌酸中毒症狀有哪些?米酵菌酸哪些食物可能有?

這起中毒案已有14人檢出米酵菌酸,但食物檢體都未檢出,王必勝懷疑是前批用完的粿條有問題。他說要產生米酵菌酸有3條件,首先要唐菖蒲伯克氏菌的「特別亞型」才會產生毒素;再來是介質,細菌必須附著在澱粉類、椰子上;且要在22至32度的環境、食物輕微發酵情況下。

為何台灣粿條沒出過問題?牟中原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人吃粿條大多水煮或用蒸的,沒有什麼油,所以很安全;但是馬來西亞炒粿條不會加水,會放入特製黑醬油,裡頭含有香茅等香料,且關鍵在於製作時必須以大火熱鍋,利用鍋氣去炒粿條,如果炒完又放了很久,就招來酵菌了;加上馬來西亞餐廳必備椰子產品,當米酵菌遇到其他菌,就會產生很多米酵菌酸。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全聯這款「茉莉鮮奶綠」很搶手!一票人大讚:香氣足不死甜
鴻海150元到頂了!台股4月重開局 廣達、神達等7家「老AI」抬頭 它被外資喊上410元
好市多10大必買商品曝 妹子最推這1項:手刀必拿

看更多相關新聞
內部控管失靈釀巨禍 揭寶林食安風暴致命環節
聞米色變 避免食材汙名化 學者籲正名
寶林事件 恐成今年第2起食安懸案
寶林案理賠最高金額 估5.4億元
寶林慘劇「最可能中毒原因」曝!知情驚爆:3離奇巧合釀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