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市值突破70兆 台積電+台灣百強企業佔了八成 中小企業競爭力現隱憂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中小型企業的規模成長仍相對落後,政府應給予更多支持協助。(圖片來源/台灣董事學會提供)

台灣董事學會19日舉辦2024年年會,會中公布台灣董事會白皮書報告,解析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台灣企業規模仍落後於國際水準、且企業利潤率低,受國際匯率變化容易影響國際競爭力,加上家族企業對於跨境併購也較為保守,因此他呼籲,中小型企業可借力資本市場,將核心業務延伸至國際化經營,提高國際競爭力。

「2024台灣董事會白皮書」揭示,從經濟成長數據來看,台灣今年第一季GDP成長率達6.5%,居亞洲四小龍之冠;且台灣資本市場的台股市值也突破70兆元,位居全球約第15名,顯示不僅經濟成長表現佳,資本市場也同樣亮眼。

但蔡鴻青卻憂心忡忡,擔心可能僅是曇花一現。他指出,1813家上市櫃公司總市值合計已超過70兆台幣,其中,大型企業占68%、科技業占67%,但家族企業的市值占比僅有41%,比去年又下滑了4%,「去家族化」趨勢似乎比原先預期的速度還快。

台灣企業競爭力有隱憂,蔡鴻青:應善用資本市場與併購壯大規模

蔡鴻青點出,台灣外資精選台灣100強企業(排除台積電)約占整體市值一半,而台積電一家就占整體市值的3成,等於前百大企業再加上台積電市值已是整體市值的8成,因此,他認為應該更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與成長,資本市場才會走向健康。

另外,透過台灣外資精選台灣100強企業(排除台積電)來觀察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第一,台灣企業規模仍落後於國際水準,台灣整體企業平均規模在APAC地區相較,台灣為12.3億美元,低於印度、日本、香港的表現。

第二,台灣企業利潤率低,且國際匯率變化大幅影響國際競爭力,以亞洲四小龍去年前100大企業來看,台灣平均毛利率與淨利率,分別為25.7%、13.57%,雖然超過韓國,但仍落後於日本、香港,呈現「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蔡鴻青也以台中工具機業為例,受到日圓匯率大貶影響,生產高階產品的日本工具機報價與台灣工具機報價差距大幅縮小,導致台灣很難打得過。

第三是,台灣前100大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表現確實不錯,2023年平均ROE在四小龍中居首,但這跟高槓桿、高周轉有關;第四,台灣企業的內部成長跟外部成長都敬陪末座,蔡鴻青指出,像是內部成長乏力、研發投入有限、跨境併購等活動皆落後於其他國家。

因此蔡鴻青呼籲,台灣企業應充分運用資本市場的力量,為下一階段成長籌措資金,透過全面升級、提高附加價值、擴大國際市場版圖、善用資本市場及併購手段,企業才能確保長期競爭優勢。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在2024台灣董事學會年會分享,即使不能跟國際上最好的公司合作,也要立志成為最好公司的供應商。(攝影/葉佳華)

華城做外銷初期曾面臨連續6年虧損,許逸德:立志成為最好公司的供應商

年會當中也邀請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分享國際企業成長與決策。華城電機在近兩年股價從40餘元飛漲至900元之上,市值從2年前的100餘億元,截至19日收盤,至今市值約2400多億元。

許逸德表示,華城電機1969年成立,今年已經55週年,在重電產業,華城主要擔任重電設備製造商以及綠能工程開發商,成立第4年就開始承接台電的重電設備訂單,90年代也成為奇異公司在亞洲的主要供應商,但剛做外銷初期,也曾面臨連續6年的虧損,才從外圍的供應鏈打進核心供應商。

許逸德分享,重電產業的特性是,台灣產業開發的技術進程平均退後於國際市場一段時間,正是因為與這些國際廠商有時間差,可以趁機向這些世界龍頭企業學習,得知這些產業巨擘的未來發展及研發方向,向標竿企業學習。

許逸德說,產業隨科技發展而變化,智慧電網增加了分散式電源儲能的可能、加上新興能源的導入議題,但華城了解,畢竟台灣是一個彈丸之地,想要成為中大型企業,必須要追求外銷,許逸德指出,華城外銷比重從去年的36%,今年前5月比重已超過45%,預期明年的外銷比重有機會超過一半。

許逸德表示,華城從修理起家,現在不僅維修,也做緊急售後服務,參與顧客的綠能服務團隊,幫助他們取得案場的建置許可,建立良好關係,他認為,「不是顧客跟你購買的金額夠大,他就是你的A級顧客,錯!要顧客對你的依賴性高,才有用。」因此,他也舉例,在疫情嚴峻期間運費大增,當時出口費用大幅增加,導致外銷訂單虧損,但華城與客戶分擔增加的運費,增強了顧客對華城的依賴度。

許逸德也歸納出華城成功的重點:做別人不做的維修,成為最好的售前服務,做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外銷,現在長成另外一個大樹;另外,許逸德也認為,即使不能跟國際上最好的公司合作,也要立志成為最好公司的供應商。

許逸德進一步說,華城在1990年代開始成為奇異的供應商,當時奇異公司針對品質、價格、交期、服務等都有嚴格規定,甚至要求華城針對公司管理活動都要符合奇異的規定,他回憶:「痛不痛苦?很痛苦」,當年甚至還為了配合奇異的政策,也在2002年於中國設廠,但這些痛苦代表你有在進步,現在回頭去看,整個SOP、外銷國際化、國際安裝和專業團隊,至今同業已經看不到車尾燈,「當你可以成為國際一流公司的供應商,你的高度就會跟你的對手不一樣。」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塑股東會》將與輝達研發生成式AI石化應用 總座郭文筆升任董事長
私法人砸9.2億買老旅館 旅館都更效益大成搶手貨
房市迎35年最強股市資金行情 一年半大漲9000點

看更多相關新聞
台積電熄火大盤震盪 分析師黃文清:台股信心非常足
五家公司手握飆股 業外大進補
「只有AI好,其他產業都不好」凱基投顧董座:注意回調風險
6月國民信心調查出爐! 股市樂觀風險偏好同升、17%認為兩岸關係牽動台股
台股屢創新高 法人:留意盤面存在強弱分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