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零食長不高?專家揭1成分:有可能 洋芋片比薯條危險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專家表示洋芋片、薯條等高溫油炸過的零食含有丙烯醯胺,對孩童影響不小。(圖/翻攝自 Pixabay)
專家表示洋芋片、薯條等高溫油炸過的零食含有丙烯醯胺,對孩童影響不小。(圖/翻攝自 Pixabay)

孩童吃太多零食真的會長不高嗎?毒理專家招名威表示「有可能會!」,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童吃炸油條、炸薯條、炸洋芋片會長不高,不過高溫油炸過的零食含有丙烯醯胺(acrylamide) ,會影響神經、內分泌、免疫和生殖系統,若人體長期攝取到含丙烯醯胺的食品,會有嗜睡、情緒起伏大、記憶衰退、學習力降低、男性生育力降低等症狀,對於就學兒童確實影響不小。

毒理專家招名威說明,很多人擔心零食中有很多的丙烯醯胺,但美國FDA研究發現,很多澱粉類的產品其實都含有,特別是經過高溫油炸烘烤就會釋放出,所以包括麵包、蕃薯、芋頭、馬鈴薯等都含有。

以薯條為例,油炸15分鐘會出現丙烯醯胺,45分鐘後,含量會高達120倍,「油炸溫度越高,丙烯醯胺被炸出來的量就越多;而且如果食物越薄,它的水份量低和表面積相對會較大,含量又更高」。

所以拿炸油條、炸薯條、炸洋芋片來相比,炸油條時油溫是在180℃,但洋薯條的油溫需要超過200℃,會產生更多的丙烯醯胺,並且同樣也是200℃的洋芋片因為表面積更大,其所含的丙烯醯胺又比薯條高出10倍,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少吃為妙。

招名威表示,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孩童吃炸油條、炸薯條、炸洋芋片會長不高,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小朋友過量的狂吃這些零食,相對吃正餐的量就變少了,很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鈣質和維他命D的吸收少,小朋友不僅會發胖,也長不高囉!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半夜一直起床尿尿?泌尿醫列「4食物」改善失眠
「一夜7次」別羨慕!醫示警超過2次要注意:恐攝護腺肥大
獨家/鄭家純師妹晉升「手槍女王」!曾下海做半套 反被男客手把手教學
娶走林志玲、雞排妹!想改名「這些字都叫AKIRA」柯文哲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