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油有助抗心血管疾病? 新研究揭健康者恐反增中風風險

據CNN報導,近日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Medicine)上的研究,從2006年開始對研究對象進行平均約12年的追蹤研究,這些對象是來自於英國生物銀行的超過41.5萬名參與者,年齡介於40至69歲之間,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經常服用魚油補充劑。

經過長期累積的統計分析發現,從研究開始時就患有心臟疾病者,如果長期使用魚油的話,心房顫動發展為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會降低15%、因心臟衰竭而導致死亡的機率也會降低9%。

不過如果原本沒有心臟疾病,同時也經常服用魚油的參與者,心房顫動的發作風險卻反而會增加13%、中風風險也增加5%。

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雖然此次研究具有樣本量大、追蹤時間長的優勢,但仍屬於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對研究結果給出確定的因果關係。

另外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魚油主要分為DHA與EPA兩大類,研究團隊坦言,並沒有關於參與者使用的魚油補充劑種類、配方和劑量等相關資訊,因此也無法評估這些差異可能造成的不同影響。

並未參與此項研究的心臟病專家弗里曼(Andrew Freeman)告訴CNN,一般民眾所吃的非處方用魚油純度較低,而且也無法排除可能含有魚類體內殘留的重金屬;即使是用於對抗心血管疾病的處方級高純度魚油,導致中風和心房顫動的風險也同樣存在。

另一名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專家艾薩克森(Richard Isaacson)則建議,可以從天然食材中攝取omega-3,例如沙丁魚或野生鮭魚等算是最好的來源,其他如鮪魚等大型魚類由於汞含量較高,因此最好1週只吃2次。另外藻類、奇亞籽、毛豆等,則是良好的植物性攝取來源。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重訓只練上半身 血管硬化風險恐增2.2倍
研究:客運司機多代謝症候群 中風高風險
醫師:打鼾、睡眠呼吸中止患者 中風機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