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公所復振太魯閣族織布技藝 攜手部落辦理傳承課程

鄉長游淑貞長期重視多元族群文化傳承,多年來深耕太魯閣族、阿美族、客家文化,尊重不同族群文化推展,落實部落傳承以及技藝留存,特挹注太魯閣族發展協會規劃辦理Truku編織進階織布暨女性頭飾課程(見圖)。

十五名學員在去年奠定的平織基本織布技法基礎下,精進學習雙綜織法並結合女性頭飾實作,經過為期四週的技能養成,在成果發表會上,個個興奮展示成品,無論是綴上亮片、串珠的女性頭飾,還是縫上山豬牙象徵勇士精神的男性頭箍,充分展現創意特色;鄉長游淑貞喜見部落辦理紮實共學技能,期許未來發揮所學,推廣與協助部落優良文化技藝復振工作。

太魯閣族傳統織布文化中,織布是女性的工作範疇,女子十四歲即學織布,全家人的衣著、被單…都仰賴家中女性紡織完成,織布技能的傳承至為重要。理事長簡志祥感謝鄉公所和游淑貞鄉長對太魯閣族傳統文化扎根教育與傳承計畫的重視,不僅挹注辦理族語課程,更協助推廣傳統織布文化代代相承;課程中從織布到縫針組合裝飾,許多學員自我要求很高,拆除重作好幾回,盼族人不僅學會傳統織布技藝,更清楚文化的精妙,結業後仍須勤加練習,才不會荒廢功夫。

具有太魯閣族語老師資格的藍月梅,於吉安國中擔任社團指導老師,為了傳承族人文化,透過研習課程拜師學藝,把握難得雙綜織法學習機會,將織布文化與新技法傳授給部落和學生。其中唯一男性學員洪志雄說,去年學習的平織法,開啟他對織布技法的興趣之門,這次陪伴許多學員完成織布成品,無形中更紮實自己的織布技藝,男生也有機會學習並找回部落先人的智慧。

游淑貞鄉長說,吉安鄉擁有多元族群文化,鄉公所竭盡所能連結資源,牽起校園、社區、部落共力推廣優良文化傳統。期盼透過太魯閣族織布進階課程,培育出更多在部落、校園、社區裡推廣傳統文化的種子,分享推廣技藝及其內涵,讓老祖宗技藝薪火相傳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