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童子賢能幫賴清德政府沖喜?

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才一個月,在朝野集團對抗及執政黨能源政策混亂的狀況下,新政局的喜氣卻已蕩然無存,賴清德19日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並邀請童子賢加入,童子賢的加入能為民進黨政府沖喜嗎?其實關鍵仍在於賴總統的政治視野及魄力。

賴清德雖然是只拿4成的少數總統,但是他就任前,從企業界到學界,甚至藍營,都對賴清德多少有期待,即使賴和蔡英文同黨,但中間選民仍期待「蔡規賴不隨」,其中最受矚目的政策就是台灣的能源政策及能源配比,蔡英文任內死守非核家園,結果是,在蔡政府大力扶持下,再生能源進展有限,卻因政府的補貼營造出有利官商勾結的有利生態,衍生弊端,雲林及台南都有官員民代遭到起訴,連中央的經濟部都無法倖免,減核的另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台灣8成能源靠火力發電,不但淨零碳排進程屬於全球後段班,人民的健康也受衝擊,10大癌症死因中,肺癌死亡率連續數年位居第一,而且還在快速成長中。

台灣的能源配比已經不是內政問題,也不是只有台灣的產業界憂心忡忡,而是連美僑商會、歐洲商會等外資關切的議題,當政府還在否認台灣缺電時,歐美已將缺電做為台灣半導體應該外移的理由之一;台積電2023年使用台灣8%的電力,依照經濟學人預估,台灣整體電子業使用了約37%的電力,台灣如果維持目前8成火發電的能源配比,這些高科技產業將來可能都必須付高額碳稅,另一方面,政府在稱頌經濟成長的同時,人民必須付出健康受損的代價,主要癥結就是錯誤的能源政策。這些還只是現狀,若依照賴總統矢言將台灣打造成AI之島的雄心,電子業耗電量可能會接近台灣發電量的5成,現有的能源配比必然難以為繼,在再生能源無法快速成長、核能又廢止後,為了支撐AI之島,只能加碼使用火力發電,豈非更是犧牲人民的健康來帶動經濟發展,科技業非自願的背負人民健康的代價,但政府能源政策又豈是他們能置喙的,更何況,談到核能,民進黨政府是百分之百聽命於黨。

其實,民進黨執著於廢核,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這和民進黨的要推動的台灣國族主義是相違背的,放眼全球國族主義運動者,少有以廢核為目標的,因為能源缺乏,連維生都有困難了,更別說要追求獨立建國,連不支持台獨的政治學者張亞中都要勸告民進黨,該黨的台獨、反核兩大神主牌互相矛盾。事實上,台灣天然氣安全存量只有14天,這已不是機密,賴清德自我定位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如果沒有深思過這些問題、沒有注意到這些風險,實在難稱務實。

賴清德1月14日就邀請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出任行政院長,在童子賢婉拒後仍找產業界的郭智輝出任經濟部長,都讓外界有突破民進黨同溫層不再死抱神主牌的想像,郭智輝一開始的表現也呈現產業界的直率態度,比較沒有傳統政治的醬缸味,他接受核能是乾淨能源,也拋出核三延役可討論之說,這些在社會上很平常的看法,卻在民進黨內引發喧然大波,經過一場餐會的震撼教育後,郭智輝不但不敢再談核能的可行性,甚至還自稱經濟部長只負責執行,當政務官都只敢聽從黨意,民進黨確實護住了神主牌和基本盤,但賴清德當初延攬企業界人士入閣,期待能以外來者的衝勁來強化與民意溝通的本意也從此蕩然無存。

賴清德19日宣布在總統府成立3大委員會,其功能和既有行政體系疊床架屋,總統府委員會如同太上行政院,唯一或最大的亮點是,總統府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之名,納入堅持以核能來解決碳排困境的童子賢,就像電影《minoity report》(關鍵報告)般,在賴團隊中,童子賢的核能立場算是極少數,但有沒有可能成為關鍵意見?最後成為決策。最大的關鍵仍是賴清德。

因為,使用核能的最大阻力正是民進黨,看到郭智輝被綠委批為「核能自走砲」的處境,童子賢應該會慶幸當初未接任閣揆,否則任期最短的行政院長歷史可能要改寫。民進黨長年習於意識形態或選舉思維而刻意忽視現實,核能就是顯例,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不屑和在野黨溝通,但至少對自己人的說服要能給力,因為,能源政策決定的是賴政府的成敗,這是賴清德的難題,童子賢只是盡公民責任、善盡言責罷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總統府設三大委員會 賴總統:可討論四接、核電
賴清德:核三延役留氣候變遷委員會討論
曲兆祥:延續綠執政 賴總統沒蜜月期
賴稱和平須靠實力保障 馬辦再轟備戰不能止戰
健康台灣⋯醫界憂公婆多 健保看不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