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文科無用論」發酵?建北人社資優班退場

上週媒體報導建中、北一女的「人文社會資優班」正式退場的新聞,相信一定讓不少重人文素養者長嘆,憂心過於功利、重就業的想法。無奈的是政策對此毫無辦法,甚至可能更助長「重理工輕人社」的想法。

近5年就讀人文、社會本系人數減12.5萬

人社資優班是在2003年由教育部開始推動,2004年建、北、中山女中等名校成立人社資優班,希望培育台灣的人文科學人才、擴散人文種子,著名的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等人都曾參與推動、授課。2022年時建、北等校就陸續宣布人社資優班停招,今年算是正式退場。建中校長說:「人社班未消失,只是融入在每個班級、生活中」。

人社資優班的退場,依照報導與教育主管單位的說法,都歸因於「近年AI漲潮席捲下」所致。其實,不需要牽拖到AI身上,早在AI浪潮來襲前,從就業市場到大專院校科系的選擇,就已經反應出人文科系的日益弱勢,而且,國內外情況雷同、趨勢一致。

上月教育部公布一項調查發現,大專校院就讀社會類、人文類科系學生比例,近5個學年間掉了2.9%及0.8%,總計人數減少12.5萬人;科技類科學生則增長3.6%。

就業市場錢景影響選填志願更甚

會有此現象,倒不是突然之間,全國學子對理工科技產生多大的興趣,所以捨人社就理工,主因是就業市場,說得更白一點就是錢、錢、錢。畢業後所謂的「出路」好不好影響著選填志願;而所謂的出路包括:就業機會多寡、工作好找與否、薪資高低、賺錢機會等。

依照勞動部2022年7月的一份各事業薪資調查,排名前10的事業包括航空駕駛員、精算師、醫師、律師、船舶監管人員、職業運動員、各類工程師等,大概只有律師可明確歸類於人社領域,其餘多屬數理工領域。另一份民間的1111人力銀行列出前20高起薪行業中,醫藥專業領域與工程師居多數。

至於現實社會、生活週遭,學生更不斷「被教育」那些那些科系「有錢景、賺得多」、更有出路等;接受到的案例也是某某某去科技公司很快就「年薪破百萬」等訊息,綜合影響結果就是理工人數增、人社人數減。而且,類似情況不僅台灣如此,美國情況雷同。

美國調查文科薪資墊底、電腦居首

今年3月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公布的一項分析顯示,在所有其調查分析的75個科系中,大學主修文科、表演藝術與神學的學生最是「錢途無亮」,在畢業5年後年收入中位數平均3.8萬美元,是所有科系中最低者,其他低薪專業還包括休閒與餐飲管理、歷史、美術以及心理學,年薪都在4萬元或以下,這個數字比全美的中位數還低。

至於高薪科系,不必多想,就是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即所謂的STEM領域者,排名第1的電腦工程師年薪為8萬元,其它工程師亦都居高所得之列,且這些專業領域薪資提高速度也快,以電腦工程師而言,到35至45歲時,薪資即增長至13.3萬元,是所有專業中最高者。

另外有一份調查,亦可同時以反證方式看出文社領域與STEM領域的對比。依照聯準會的年度家庭經濟決策調查,美國有約4成大學畢業生後悔自己選唸的科系,而大多數後悔的人是唸文科。個別本系看,人文藝術專業的「悔恨率」最高:有一半畢業生說自己「後悔了」,唸理工的「悔恨率」最低,只有24%。

再以人數來看,今日人文科系的歷史、英語和宗教等學科畢業生人數,只有2000年鼎盛時期的一半不到,而且減少趨勢至今不變。相反的是STEM領域顯著成長,例如10年來取得電腦科學學位人數翻了1倍,其它STEM領域如醫學、工程、數學和統計學也都至少增加50%以上。

美歷史學者:STEM 危機威脅美國國安

而最無奈的是:無論如何感嘆、憂心,政策難著力、無效,甚至反其道而行。學者認為人社領域日益被忽視,與政府重經濟發展有關。說得沒錯,但顯然政府不可能改變,總是重經濟與產業、要培養產業需求的人力;更根源的是個別學生的需求,如果沒有足夠數量、又夠吸引力的人社工作職位,就不可能改變學生「捨人社就理工(STEM)」的傾向。

更何況,以國家總體來看,政策重STEM很可能是有其道理。

去年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赫曼(Arthur Herman)寫了一篇文章:STEM 危機威脅美國國安。其基本邏輯是:國家間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科技水準則取決於理工科人才,而理工科人才取決於教育體系」,所以國家間的競爭就是理工科教育體系的競爭。而中國每年有 470 萬名理工科畢業生,美國只有 56.8 萬人,美國如果不提升、加強STEM教育與人才,最終會輸給中國。

趨勢難翻轉,重理工輕人社將持續主導教育

這種觀點正確與否有不同看法,而且中美STEM人才的質與量問題難定,但美國確實對此有憂慮,早在歐巴馬時代就說,「(在經濟大衰退時期)我們需要更多STEM專業和更少英語專業」,這個說法與政策當然影響著教育資源的配置、與各科系畢業生人數。

職場現實與趨勢如此往STEM倒,台灣短期內要翻轉此現象大概無望,不必寄望政策改變,只能接受它吧。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