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早餐最常見高碳水組合 營養師籲增加攝取膳食纖維

煎台淋上蛋液香氣撲鼻,台灣早餐店密度高,不論中式西式應有盡有,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部分民眾對於早餐要求不高,甚至只要「有吃就好」,但也有人認為一定要吃早餐才有精神。

有民眾說:「以前會覺得沒差,但現在覺得吃早餐之後會比較有精神。通常會吃三明治,然後可能加大冰奶。」

也有民眾表示,「會選擇麥當勞或是一般的古早味蘿蔔糕,有吃就好、有飽就好。」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最受國人歡迎的前10名早餐,為麵包、三明治和蛋餅,搭配豆漿、咖啡和牛奶的不同組合。

營養師徐桂婷指出,台灣人常吃的早餐多為高碳水組合,明顯缺乏蔬果,膳食纖維比例不足,可能在短時間內讓血糖迅速升高,導致人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

徐桂婷表示,「如果比較想吃麵包的話,可以盡量挑選比較歐式或雜糧的麵包;三明治的話可以選擇優質的蛋白質,譬如說里肌肉、雞肉都可以,最好可以選擇其中幾層夾蔬菜或水果的。」

營養師建議,早餐應該以增加纖維攝取、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低升糖食物為優先。

而調查也發現,6成國人自認早餐選擇營養並不均衡,其中又以30到39歲女性族群的整體健康分數表現最差,成為壓力大和緊繃到一掰就斷的扁可頌族。

徐桂婷進一步指出,「30到39歲女性屬於身體健康指數、身心狀況都表現比較差的族群,因為可能同時要上班又有家庭孩子,形成蠟燭兩頭燒的狀況,所以我們把她比喻成扁可頌族,因為壓力很多把她壓扁了。」

對於女性族群,營養師也提醒,國人早餐普遍缺乏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鐵等營養素,建議可在蛋餅加入里肌肉片或其他低脂紅肉,以非加工肉為主,除補充維生素C外,也可以加強鐵的吸收。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美股上週震盪 台股早盤走弱紅翻黑
英連鎖店推「素香腸捲」 大獲民眾好評
台股開高指數衝上11055點 但量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