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民進黨延緩國會改革法案 打什麼算盤?(黃惠華)

圖為立院院會「藐視國會罪入刑法」三讀通過,群眾把「反國會濫權」氣球傳遞進立院側門。
圖為立院院會「藐視國會罪入刑法」三讀通過,群眾把「反國會濫權」氣球傳遞進立院側門。

獨家報導 黃惠華/評論

十年前,前立委林佳龍提推動國會聽證法制改革,目的是為了避免洪仲丘案、兩岸服貿協議黑箱作業,想必多數民眾都不知道國會改革與兩者有關。事隔十年,物換星移,政黨輪替,現在是民進黨執政,以追求更民主環境為由,暫緩藍白兩黨的國會改革版本,民進黨是在打自己的臉,是反林佳龍的當初的改革初衷呢?還是2024立委選輸了不甘心?趁勢奪回下次選舉?

過去8年來,民進黨把持立法院,如今立法院被當年手下敗將KMT與當初被罷免的韓國瑜把持,對民進黨來說,失去立法院多數席次,不僅不能橫行霸道,不能黑箱作業,還不能藐視國會,對民進黨與其支持者來說,會有一種「厭惡感」,因為現在的角色對調了,國民黨角色高於行政院,民進黨要表現出服從國民黨的態度,否則就是對國會的藐視,如果沒有依法服從,只能被挨著打。

民進黨對於立法院「權威」的「不服從」,試圖想要顛覆傳統的反叛行為。民進黨失去立院多席次,不甘心讓立法院(藍白兩黨)擁有太多權力,雙方進行拉扯與攻防戰。

賴清德一上任,開場白就來個群眾運動「大鬧天宮」(立法院),試圖複製另一個太陽花運動反服貿黑箱程序不正義,用青鳥行動再創一個新的社會運動,將藍白兩黨打入「黑箱作業」負面標籤,把10年前的「沒有資訊就沒有民主」,照樣照句換成了「沒有討論就沒有民主」。喚醒10年前集體記憶,打開民眾蜂巢開關。各種攻防手段、青鳥計畫、下鄉宣講國會改革主張,不如說是講藍白兩黨壞話,目的是2026地方選舉以及4年後的立法委員的選舉,因為賴清德無法忍受重蹈2024年(失去立法院)的覆轍,行政立法通通都要到手。

行政院提出七大理由的覆議案,這是對立法院的不服從、不尊敬、不臣服的反叛行為。試圖想要顛覆傳統、體制與既有的「價值」,這是一場藍白綠政治「道德」的對抗,因為各方都有正當的道德立場,追求自己的政治利益。

這場國會衝突,各個政黨陣營都在媒體上進行宣傳戰、心理戰,製造恐懼的氛圍。親綠的媒體個個名嘴都在節目上大放厥詞,覺得自己可能無端被調查,不提交資料就要被罰10萬等等,這類恐懼宣傳用語不斷在各大媒體上洗腦民眾,兩方陣營都在放消息,強化各自的立場,進行意志的對抗,誘使兩邊陣營民眾上街抗議,就看誰比較有本事,說服民眾支持自己的立場。

群眾運動起家的民進黨,擅長打造社會運動,這次國會改革,是否能得到民意支持,形成社會共識成為關鍵。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有51.9%民眾支持行政院提出的覆議案,33.5%不支持。這場國會改革攻防戰,民眾對於民進黨信任度還是高過於藍白兩黨。原因在於,這場爭議兩大主角黃國昌與傅崐萁背負著「背叛」的負面標籤,立院的群眾抗議行動,變調、失焦,喚醒民眾10年前對台灣忠誠與背叛的情緒反應,而非法案本身。

與其說,透過國會改革要讓台灣擁有更民主的環境,不如說透過這次國會改革攻防戰,無論是藍白綠都在打一場未來的選戰。「國會改革」已經變調成為選舉議題,非但無法凝聚人心,反而造成台灣社會四分五裂,無怪乎,賴清德的滿月民調下滑,這次爭議鬧到最後,可以說是沒有人是贏家。


更多《獨家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韓國瑜覆議案投票遭批不中立 洪孟楷:院長投票天經地義
獲藍鷹票選「最該被罷免」綠委 黃捷:先問問高雄人同不同意
早料到覆議案表決會輸!他曝民進黨「將闢新戰場」:國民黨小心
吳思瑤被藍鷹點名罷免昔日對手預言這4字 諷別再抱大腿
示警韓國瑜民主基金會不是該待的戰場 游盈隆:堅決指派執行長將成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