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修法民進黨團聲請釋憲 憲法法庭受理

國會改革修法法案26日生效,民進黨立院黨團主張立法程序有重大明顯瑕疵應屬無效,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司法院今天表示,憲法法庭今天評決受理,後續將依法定程序繼續審理。

國會改革修法法案26日生效,民進黨立院黨團主張立法程序有重大明顯瑕疵應屬無效,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司法院28日表示,憲法法庭評決受理,後續將依法定程序繼續審理。(中央社資料照)
國會改革修法法案26日生效,民進黨立院黨團主張立法程序有重大明顯瑕疵應屬無效,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司法院28日表示,憲法法庭評決受理,後續將依法定程序繼續審理。(中央社資料照)

立法院於今年5月28日三讀通過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條文,行政院提出覆議遭立法院否決,總統於6月24日公布,國會職權修法法律已於6月26日生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行政院、總統賴清德已先後派員到司法院遞狀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司法院指出,總統及行政院提出的聲請案,憲法法庭均已完成分案,由承辦大法官及其所屬審查庭依法處理。

民進黨立法委員柯建銘等51人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暫時處分,26日到司法院遞交聲請書。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提出7大理由,首先是權力分立為憲法秩序基礎,憲法並未建構國會優位的憲政體制,立法權行使有其界限;其次,立法程序有重大明顯瑕疵,應屬無效。第三,國情報告的規定牴觸國家權力分立原則;第四,藐視國會罪相關規定牴觸權力分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及比例原則。第五,人事同意權規定違反權力分立原則、比例原則、侵害被提名人的隱私權;第六,調查權行使相關規定違反權力分立原則、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第七,聽證程序相關規定違反權力分立原則、侵害人民訴訟權,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有違。

司法院指出,憲法法庭今天評決受理,已依法於憲法法庭網站公開聲請書(含暫時處分聲請書),後續將依法定程序繼續審理。外界關注聲請暫時處分時間表及遞狀後程序。司法院之前表示,憲法訴訟法並未規定暫時處分必須在收案後多久內作成;在處理暫時處分,可以行準備程序,但不以開庭為必要,暫時處分的准駁,可以單獨處理,但也可能於此案判決中併予處理。

司法院表示,歷來大法官准予暫時處分只有3案,包括舊制大法官時期,針對戶籍法,依聲請做出暫時處分(釋字599號)。另外,新制憲法法庭施行後,111年憲暫裁字第1號(未成年子女親權事件)在分案後第5天,依聲請為暫時處分;112年憲暫裁字第1號(新竹縣新豐鄉鄉民代表選舉不能驗票且延長保管選票)分案後約2個月,「依職權」為暫時處分。

國會改革法案,總統賴清德已依據憲法於稍早完成簽署並在6/24公布法案。(圖片來源:Yahoo奇摩新聞)
國會改革法案,總統賴清德已依據憲法於稍早完成簽署並在6/24公布法案。(圖片來源:Yahoo奇摩新聞)

看更多相關新聞
國會改革修法賴清德聲請釋憲 府:總統反擴權非反對改革
國會改革法案生效首赴立院 卓榮泰:今天來這裡就是要以身試法
政院提國會改革釋憲 藍委要卓榮泰下台
傅崐萁嗆不必搭舞台給賴清德但隨時可來 柯建銘:說謊說到錯亂
柯文哲批「毀憲」!賴清德偷換概念 稅法若釋憲也免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