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 癌症用藥更精準

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1名,平均每11分2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癌症的精準醫療已為新趨勢。醫師指出,隨著個人化基因檢測的快速進展,透過取得病患癌細胞特有的「生物標記」基因資訊,將可找出最適當的標靶用藥,把握寶貴的黃金治療時間,大幅提升療效。 一名70歲的男性22年前確診為「支氣管腺樣囊性癌」接受手術治療,後來腫瘤復發,陸續做了肺手術切除、放射線療法、冷凍療法及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直到做了「腫瘤多項基因突變檢測」,掃描400多個基因位置後,才發現腫瘤具有PIK3CA突變,在給予標靶藥物「癌伏妥」治療後,終於使病況獲得穩定的控制。 癌症連續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1名,平均每5分26秒就有1人罹癌,每11分2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台北榮民總醫院病理檢驗部分子病理科主任周德盈表示,「標靶藥物」能瞄準癌細胞進行攻擊,降低噁心、嘔吐或掉髮等副作用,對正常細胞傷害較小,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興選擇。不過,選擇適當標靶藥物之前,必須先找到病患癌細胞特有的基因資訊「生物標記」,才能精準用藥,避免無效治療。 周德盈表示,北榮2012年起與民間生醫公司合作成立「癌症基因體實驗室」,執行「癌症標靶藥物突變位點檢測」,並建立以「次世代高通量基因定序」(NGS)技術作為個人化癌症基因的診斷平台,透過廣泛的基因突變檢測,可找出現有適合患者的標靶藥物,提供精準醫療。周德盈:『(原音) 預測藥物反應,是需要透過基因檢測比較準確。一次的檢測可以看到上百個或者上千個突變位置的偵測,這時候你就有可能可以發現,你這個癌症所具有的突變,可能是在另一個器官癌症已經在使用的標靶藥物,在某些情況下你使用這些標靶藥物,事實上對這個癌症是有效的。』 周德盈舉例,以晚期肺癌來說,一般會先做EFGR、ALK等基因檢測,若都是陰性,還可進一步檢測是否有ROS1等基因突變,甚至有可能找出其他罕見的突變,能夠以其他癌種的標靶藥物治療。他指出,北榮最快將在1個月內提供非小細胞肺癌、大腸直腸癌、全面性用藥評估等組套式基因檢測,費用約新台幣3萬元至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