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以長天期公債追求報酬的代價

聯準會是否降息是隨經濟狀況隨機應變,並沒有必然軌跡。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聯準會提供)
聯準會是否降息是隨經濟狀況隨機應變,並沒有必然軌跡。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聯準會提供)

2022年美國聯準會連續升息,將目標利率由0至0.25%,快速拉高到4.25至4.5%。從那時開始,「即將要降息」的說法盛行,不少投資人紛紛買進長天期美國公債。

長天期債券由於存續期間較長,每1%的殖利率變化,會帶來較大的資本利得與損失。投資人希望日後聯準會降息,帶動長債殖利率下降,便可賺取可觀的資本利得。長天期公債ETF因此成為熱門投資工具,譬如iShares二十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TLT),存續期間長達16.3年,目前資產規模高達465億美元。

降息落空 錯失股市漲幅

然而,2023年沒有降息,反而又再升息4次;而今年期待的降息也一再落空。統計自去年初到今年4月中旬,TLT共虧損6.1%。但實際上的損失還不僅於此,因為這些轉進TLT的資金,是為了要賺取資本利得,假如不投資長天期公債、而是投資股票,那麼,同期間美國股市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VTI上漲32%,投資全球股市的VT則上漲25.6%。

TLT的投資人,因選擇將資金轉入長債,錯過了股市的報酬,算起來累積報酬落後同期間美國股市的38%,也落後全球股市的32%,相當於每100萬元的投資金額,少賺三十幾萬元。

這一年多來的經驗,可讓人體認以下幾點。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基金講堂】激情下的投資犯了大忌
【基金講堂】財務槓桿操作美債ETF行不行
【基金講堂】投資移民政策重啟 港股明確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