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區推出全榖雜糧創意料理競賽 最高可獲3千元獎金

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代代相傳好味道  全穀雜糧好料理」活動推動世代健康飲食
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代代相傳好味道 全穀雜糧好料理」活動推動世代健康飲食
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呂秀蓉主任邀請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在士林區的民眾踴躍參加
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呂秀蓉主任邀請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在士林區的民眾踴躍參加

為強化民眾對健康飲食的認識及重視,臺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8月1日在士林行政中心大禮堂辦理「代代相傳好味道 全穀雜糧好料理」活動,以「未精製全榖雜糧」為主軸,推動世代健康飲食,邀請社區家庭發揮創意,融入家傳料理,設計美味又營養的全穀雜糧料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可降低30%冠狀動脈疾病的死亡風險、22%腦中風、16%第二型糖尿病及大腸癌的罹病風險;日本研究也發現,常攝取膳食纖維者可減少75%失智症的罹病風險。營養師夏子雯表示,全穀雜糧為六大類食物之首,是人體攝取熱量的主要來源,但因國人飲食型態改變,三大營養素的比例也有所調整,全榖雜糧類雖然已有逐漸降低攝取量,但目前民眾攝取全穀雜糧類食物的主要問題是「過度精製」,舉凡各式麵包、糕點、米麵製品乃至於白米、白吐司等都屬於精製澱粉,而「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像是糙米、玉米、南瓜等,這類「維持原態」的食物加工程度低,能保留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這些有益於健康的營養素和成分,常於精製加工過程而大量流失,建議民眾應盡量以「維持原態」的全穀雜糧為主食。

 

臺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呂秀蓉表示,2024年5月士林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6萬2,657人,占全區人口比率23.5%,已邁入超高齡社會。為促進轄區民眾食的健康、世代共融及敬老尊老氛圍,攜手士林健康促進協會、士林區公所舉辦「代代相傳好味道 全穀雜糧好料理」活動,歡迎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在臺北市士林區的民眾,踴躍組隊報名參加。

 

士林健康促進協會陳玉華理事長表示,人不僅要活得老,更要活得好,從年輕就要開始打好健康的基礎,除了「快樂動」更要「健康吃」,為響應此次活動,健促會贊助參加獎金及競賽獎金,希望大家組隊報名參加,推動健康飲食從家裡做起。

 

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只要是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在臺北市士林區的民眾,都可以參加「代代相傳好味道 全穀雜糧好料理」活動,限額30組,以2到5人為1組(同組成員需至少1人跨世代,如祖孫、父母子女、姨甥等),共同發揮創意,融入家傳料理,設計美味又營養的全穀雜糧料理。即日起到7月17日下午5點前受理報名,完成報名者實際攜帶菜餚並參與全程活動,將可獲頒1,000元獎金;活動當日經評選獲獎者更可獲得最高3,000元獎金,相關訊息請至臺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