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熱爆小心中暑! 專家授「3招防熱傷害」5步驟急救

今夏至,天氣高溫炎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今夏至,天氣高溫炎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今(21)日是夏至,天氣持續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稍早針對各地發布高溫資訊。不只白天,夜間也有中暑的風險,容易發生熱傷害的環境包括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以及密閉的車內,專家也提供預防熱傷害3招及急救5步驟,減少熱急症的發生。

中央氣象署副署長呂國臣表示,5月至今氣溫持續飆高,體感溫度上升讓人難受,高濕度導致皮膚難以散熱、汗流不出來,容易中暑。呂國臣指出,除了白天外,如果夜間溫度和濕度都很高,體感溫度仍會接近35至36度,務必好好散熱,否則夜間也會睡不安眠。

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暑假是兒童活動與家庭旅遊的旺季,環境溫度愈來愈高,可說是中暑、熱急症的高峰期,提醒家長與學童,不論室內與室外遊玩,都要注意預防熱傷害,減少熱急症的發生。

預防熱傷害3招:

保持涼爽:在穿著上以淺色與透氣材質的衣服為主,嬰幼兒衣著上,不建議有過多的包覆。於室內時,空間保持涼爽通風,外出時,嬰幼兒儘量避免陽光直射,並可攜帶手持式電風扇、遮陽帽、抗UV衣服或外套或選用適合的防曬用品。

補充水分: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的補充水分,避免瞬間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且不以含糖飲料取代。

隨時留心:外出時留意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外出,另外,若搭車或開車,務必確實檢查孩童是否已下車,避免因孩子睡著,留置車內發生憾事。尤其以搭乘娃娃車至托嬰所之嬰幼兒,隨車老師及司機,下車時務必確實清點人數,到班時,若老師發現嬰幼兒缺席,須馬上聯絡家長確認是否有隨車到校。活動遊玩多注意孩童身體狀況,若出現身體不適請立即休息,必要時需送醫診治。

5步驟熱傷害急救:

蔭涼通風:當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疲倦、食慾不振、活動力減退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迅速到蔭涼通風處。

鬆脫衣物:移除身上過多、不透氣或太緊繃的衣物,並平躺、足部稍微抬高,若出現有嘔吐現象,則協助側躺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呼吸道阻塞,造成生命危險。

泡水或灑水散熱:全身頸部以下泡冷水,或是用涼水擦拭身體,並搧風降溫,如手邊可取得冰涼飲料罐,可放置於頸部、腋窩和鼠蹊部。

補充涼水:若意識清楚,可給予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若出現意識不清的現象,則不可給予飲水。

盡速送醫:在處理熱傷害的過程中,若出現大量流汗、口渴、惡心嘔吐、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等症狀,或超出可以當場處理的情況,應緊急撥打119,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更多 TVBS 報導
大稻埕煙火倒數!住18坪景觀房「送遊河船票、捷運1日券」
蘇花公路遇雨又塌「多處土石流」!晚間單線雙向通車
「缺藥潮」來襲! 全台輸液、藥物大缺貨
夏天來了! 「出梅」後恐飆破36度高溫

看更多相關新聞
24節氣夏至:習俗、禁忌、諺語、天氣、養生重點一次看
夏至節氣高溫來襲!林可彤曝名模中暑失憶驚魂記 中醫傳授清涼解暑小撇步
4:51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馬祖比高雄多曬15分鐘
夏至一招開運必學!三星座三生肖財運旺 六大禁忌注意別穿「這色」
夏至超商咖啡優惠 23元開喝!7-ELEVEn拿鐵6折

看更多節氣「夏至」相關影音:
夏至炎熱易中暑 林可彤示範瑜伽魚式、腹式呼吸、靜坐 三分鐘健身操冷靜身心回復平衡
夏至養生食補這樣吃 香菇紅棗蓮子燒雞降心火養心神
夏至養生食補這樣吃 腐乳牛肉空心菜 健脾袪濕清熱解毒
芒種濕熱消化不良 林可彤示範瑜伽脊椎扭轉式、抱膝式、弓式 三分鐘健身操幫助腸胃蠕動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海鮮鳳梨炒飯酸甜解膩高顏值上桌
芒種養生食補這樣吃 泰式海鮮黃瓜 藿香清涼預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