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V.S.生命?──談都市的流浪動物餵食

作者:張慈媛(2018動保寫手營學員)

<span>圖片來源:</span><a href="https://www.maxpixel.net/Concerns-Dog-Hybrid-Sleep-Street-Dog-Rest-Animal-3759171"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maxpixel.net;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span>maxpixel.net</span></a>
圖片來源:maxpixel.net

今年(2018)四月, PTT社群上出現了〈我家有個動物園〉一文,提到親人餵食的舉動導致動物聚集,引發了是否能餵食街貓街狗的討論。「都市裡到底可不可以餵食流浪動物?」一直是關心野生動物和同伴動物人士間爭執不下的問題之一,背後反映出的,不只是流浪動物議題,也是整體生態平衡與個體生命價值之間的衝突。

貓狗是外來種,不撲殺已是優待?

「貓狗是外來種」,這是反對餵食的人經常提出的論點,認為貓和狗都是已經被人類馴化的物種,並不是臺灣的原生種生物,牠們適合被圈養,但不該出現在人類的家以外的地方。

主張不應餵食的人認為,貓狗會獵殺台灣原生種生物,壓縮野生動物的生活空間,也會造成環境的髒亂、破壞公共財產,現行TNR制度而不是全面撲殺,已經是為了保障貓狗的動物福利、退而求其次的手段。他們主張TNR的本意是使路上的貓狗絕跡,不包含餵食,也不應透過餵食增加貓狗存活的機會。

反對餵食的一方也提出了研究數據,用電腦模擬族群動動態的數量,調降出生率和存活率來分別模擬絕育、移除兩種方式之後的貓狗數量變化,判斷哪些方式能夠確實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該研究結果強調,光是絕育並沒有辦法使動物數量確實下降,只能延緩增加的速度。移除才能有效縮小貓狗族群量。

移除未必等同於撲殺,然而,雖領養亦可達到貓狗從街道中消失的效果,但從臺灣目前收容所爆滿的前提下,難以期待領養可以解決流浪貓狗數量過多的問題。因此對於迫切希望貓狗問題能夠解決的人來說,有些認為撲殺才是有效的手段。

在這樣的觀點之下,即使是不留下垃圾的乾淨餵食,也會被反對。從情感面來說,反對餵食的人認為目前的TNR已經是為了保障動物福利而退讓的政策,自己早就處在退一步的立場,無法再接受其他人對貓狗進一步的「善意」;從實際面來說,他們認為TNR效果有限,如果之後又持續餵食,會使控制貓狗數量變得更加困難。

貓狗是生命,科學不是唯一準則

餵食流浪動物的人被稱為「愛心爸媽」,這個詞彙中卻包含了諷刺的意味。時常有人嘲諷,餵食是愛心人士的自我滿足,不但沒有辦法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還增加了牠們存活的機會。

「無法忽視眼前生命的痛苦,讓情感凌駕於理性」,是這些愛心爸媽經常面對的批評。然而流浪動物過多的現象,本就不該由愛心爸媽承擔或負責,因為餵食的舉動而被大肆抨擊,讓他們在選擇回應不忍生命受苦的情感時,也被迫背負了政策無法解決的問題。

著眼於「個體生命」還是「整體生態」的關切,導致了兩個群體的對立,彼此認為對方忽視了專業(或忽視了情感)。從野生動物保育出發的觀點,由於專業門檻高,容易被視為較「政治正確」的一方。然而將科學擺在凌駕所有價值之上的位置、輕視愛心爸媽的生命經驗,會使相關研究缺乏「當事人」的觀點角度,無法反映出議題全貌,也可能讓論述顯得高高在上,難以改變既有現實。

舉例來說,人類學家Martina Tyrrell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的研究就發現,儘管生態學家經由調查與計算發現當地白鯨數量銳減,並要求限制因紐特人捕鯨活動,這個奠基於研究數據的禁捕令卻不被理睬,最後以失敗告終。其背後的原因,正是沒有考慮到當地捕鯨文化,也未與當地人溝通,單方面下達強勢禁令的結果,只是徒勞地製造了衝突與誤解。

同樣的,如果先入為主地將科學與情感劃分成二元對立,或認定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更加高尚,就容易形成如今在社群網站經常出現的「動保野保之爭」。反之,若雙方帶著各自的立場進入議題討論的時候,能試圖了解並重視對方的出發點,比起停留在表層話語的交鋒,更能夠促成溝通與合作。

其實如果能突破互相質疑價值觀的爭鋒相對,深入議題核心,雙方不一定是水火不容的,畢竟大家的重點都是「為動物著想」,應該有許多共同的關懷可以凝聚出共識。

外來種也是生命,人類的影響也是生態系的一部份

從更大的尺度看,Martina Tyrrell的研究裡提到,人類同樣是環境的一份子。當我們一味追求讓生態回復到「原始的樣子」,卻忘了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也是生態系的一部分;同時,沒有人有辦法確認在人類造成改變之前,怎樣才是「生態原貌」,因此想要回到一個還沒有被人類改變過的環境,實際上是在要求一個不存在的狀態。

這樣的觀點或許能讓人進一步思考,我們對於人為干擾後的環境以及非原生種生物,是否可以有更多的想像,而不只反射性地將牠們與入侵、移除等詞彙相連結。

從公民科學的實踐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意外的守護者》一書也提到,對於擴張迅速的非原生物種該如何處理,有著接納與根除兩種觀點(前者著重在研究新物種的利用)。另一方面,人類對於非原生物種的態度,也牽涉到人對於陌生與未知,既害怕又著迷的矛盾情緒,並反映了文化隱喻中,一個族群面對外來文化的焦慮。外來種入侵對生態的影響確實不容忽視,但是這些議題切入的角度、包含的概念十分廣泛,任何單一的訴求都無法概括全部。

回到臺灣的例子,移除也許是最能有效控制貓狗數量的方法,但是當實際操作上窒礙難行的時候,跳脫每個人心中的理想情景,從現實的層面來考量,或者從更廣義的角度,思考原生、外來、人類與生態的概念,也許不失為另外一種有益於討論的方向。

更多論壇文章
蘇貞昌救得了蔡英文嗎?
你知道其實超過1/5的憲法條文都被凍結了嗎?
外交頻頻出包,外行領導的必然結果
台鐵依法休假是一個大過、18條人命也是一個大過
川普崩壞的高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