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管制房市有望降溫? 台經院:利多仍大於利空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5日電)房市熱度不減,央行日前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外界關注房市是否有可能降溫。台經院今天表示,房市處於利多大於利空的環境,雖然預期今年下半年房市交易量成長幅度可能縮減,但房價可能續處高點。

台經院今天上午舉行景氣動向調查記者會,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目前台灣製造業處於爬坡費力階段,服務業熱絡,營建業續處高檔。5月3大產業氣候測驗點全部走揚,其中,營建業氣候測驗點月增2.89點到110.05點,為連續2個月上揚。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總監暨研究員劉佩真表示,5月營造業包括房屋建築工程、廠房興建相對活絡,但鑒於人力等營建成本較高,對5月營造業當月景氣看法持平,展望未來,考量花蓮強震後重建預算超過新台幣200億元,今年整體公共建設預算近7800億元,營造業對未來半年看法比較樂觀。

不動產業部分,劉佩真表示,六都買賣移轉棟數5月月增率達17%、年增率達25%,整體來說,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中古屋5月都呈活絡。背後原因除了5月工作天數較4月多外,加上股市持續站上2萬點,財富外溢效應加持房市,新青安政策持續對首購族帶來效果。

劉佩真分析,先前除了房價1000萬元到1500萬元的2房暢旺之外,2500萬元到5000萬元的房屋交易也較為活絡,5月在低總價、科學園區住宅房也都表現不錯。展望未來,央行6月祭出第6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且提高存款準備率1碼,不過,央行政策能否扭轉房市上升軌道,仍有待觀察。

劉佩真表示,房市目前處於利多大於利空的環境,利多包括多個單位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會高於3%,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以上,也可能帶來投資保值需求。半導體與AI產業相關供應鏈,持續在全台大力投資廠房,也帶動西部地區房市需求,此外,地震也有引發居住安全疑慮,帶來換屋需求。

展望下半年房市,劉佩真表示,央行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政府也加強新青安政策貸後管理措施,房價相對來到高點,議價空間相對偏小,可能也讓買方出手時比較觀望。觀察目前政策可能讓下半年房市交易量成長趨緩,但房價要往下修正不太容易,不排除其他部會可能還會有其他打炒房措施。(編輯:潘羿菁)1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