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瘦瘦針」1個月後吐到胃疝脫、食道破裂出血…醫:減重靠「打針像作弊」,天花板數值曝光


現代人為減重無所不用其極,其中,近年來在市場上蔚為風潮的「瘦瘦針」(或稱瘦瘦筆)就是個例子。被民眾稱為「瘦瘦針」的減肥神物其實是腸泌素GLP-1類針劑藥物,因具有顯著降體重效果而掀起熱潮;不過,近來有一位患者打完「瘦瘦針」一個月後因嚴重副作用,不僅吐到食道破裂出血,甚至是脫水、無法進食。

醫師直言,部分人打完後確實可能出現嘔吐到食道出血等極端的副作用,雖不常見,但偶爾會出現;此外,由於「瘦瘦針」最初用途為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處方用藥,醫師強調,「瘦瘦針」的貨源不是很穩定,且全世界都在搶貨,「曾遇過連糖尿病患無法使用的狀態」。

若只想靠腸泌素減重,醫師表示,大約減重15%就到達天花板,若無搭配飲食控制及運動,停藥後便容易出現溜溜球效應,造成復胖,甚至使體重失控。

風靡市場的「瘦瘦針」,隨著愈來愈多人使用,也開始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案例。整合醫學科醫師姜冠宇日前在「姜冠宇醫師」粉絲頁上分享,自己一位女性患者,在施打2、3次「瘦瘦針」後,嚴重併發嘔吐連續一個月,從胃鏡圖來看,患者到胃疝脫且食道裂出血,「無法吃東西、脫水,連續就醫都很難改善。」

最近風靡市場,甚至有些同業自己在使用的「瘦瘦針」 除了原本就是穩定血糖之外,確實減重效果很顯著? 但是因為使用者越來越多,我自己也收到疑似併發症的病人了 這是施打兩三次後嚴重併發嘔吐連續一個月 如胃鏡圖所示,吐到胃疝脫並且食道裂出血的病...

由姜冠宇醫師發佈於 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姜冠宇指出,瘦瘦針(GLP-1受體促效劑)作為腸泌素類藥物,主要作用機制正是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減緩胃排空及抑制食欲,臨床試驗顯示,有約5至9.2%的患者,會發生噁心和嘔吐的不適症狀。

他收治的這名個案,姜冠宇表示,「此為可能較為特殊的個案,停藥許久重複治療也還是愈來愈嚴重,需要專家跨團隊來共同評估。」

「瘦瘦針」易有極端副作用?

專家吐「供貨不穩」狀況

針對「瘦瘦針」可能造成的嚴重副作用,綜合媒體報導,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建寧受訪時指出,因瘦瘦針含有腸泌素成分,依醫學文獻指出,約10至20%的瘦瘦針使用者,開始使用後,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等腸胃副作用症狀。

他也曾收治患者,在使用1、2周後出現無法忍受的嚴重不適,對於部分人來說,確實可能出現嘔吐到食道出血等厲害、極端的副作用,「這不是很常見,但偶爾都會遇到。」

黃建寧透露,台灣的瘦瘦針等相關用藥大多都是停留在一般醫療用途,但因供不應求,全球都在搶貨,目前供貨仍不穩定,《聯合報》報導,黃建寧表示,以他服務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來說,即便僅提供給糖尿病患者治療使用,還是曾發生斷藥情形,目前持續採取保留藥品措施,優先提供給患者使用,避免糖友斷藥。

他強調,許多醫學中心的醫師基本上都會給需要使用的糖尿病患者,其餘在只有供貨充足的時候,可能會稍微有限度開放,甚至「曾遇過連糖尿病患無法使用的狀態。」

靠打「瘦瘦針」就能瘦?

醫曝減重天花板

只要打針就能瘦?在台灣,想用瘦瘦筆控制體重,必須要有醫師處方,但有民眾表示,自己有透過關係向熟識的醫師直接購買,「每週打1次的劑型,1支價格一度來到6000元」,願意付出高價購買,卻可能買到偽藥、副作用上身,甚至有罹癌風險。

《康健》報導,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表示,民眾在使用這類藥劑之前,應先思考4個要點,像是想要追求的是什麼?為什麼使用,自己要達到什麼目的,以及實際上有沒有療效?

馬文雅直言,「打針就像作弊,應該要想想你把瘦瘦筆當作什麼?它是陪你一段路的工具,還是你被它控制?」

除了得承擔副作用、風險,包括常見的腸胃道症狀外,甚至有可能出現急性胰臟炎及甲狀腺髓質癌的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醫師透露,光憑藉腸泌素減重,其實效果有限,大約減重15%就到達天花板,除非過程中搭配飲食控制及運動,效果才更顯著,而且停藥後恐出現溜溜球效應,造成復胖,甚至可能胃口大開,讓體重更加失控。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