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罹十二指腸癌!每日暴瘦1公斤 手術治療力保3臟器


【NOW健康 陳郁茹/台中報導】62歲的張姓婦人2年前因連續數週出現嘔吐、頭暈、血便症狀,一度吐到脫水「每天暴瘦1公斤」,且就醫多次都未好轉,直到某次因嘔吐過度掛急診,醫師使用內視鏡檢查胃部時決定「看深一點」,才發現十二指腸被腫瘤堵住。她後來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由於腫瘤位置尷尬,為了保留胃部、胰臟、膽囊等重要器官,醫師特別為其「量身訂做」手術,並在術後安排輔助性化療,才讓張婦得以找回健康。


小腸長腫瘤相當罕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 難以事前發現


據張婦描述,她平時很少生病,也很重視養生,但2年多前卻因連續好幾週出現腹部不適症狀,「只要吃了東西過沒多久就會吐出來」,原本以為只是腸胃不舒服,且就醫經醫師都診斷為腸胃炎,沒有太大問題,只是服藥後遲遲沒有改善,還陸續出現暈眩、血便等症狀。張婦也曾接受胃鏡檢查,卻找不到具體原因,以致於嘔吐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連膽汁都吐出來,甚至開始暴瘦,當時「每天瘦1公斤」,短短1週內竟瘦了快6公斤,嚇得她不敢站上體重計。


張婦會發現病因,是某次她又因嘔吐過度掛急診,告知醫師之前胃鏡檢查都正常,因此醫師透過內視鏡檢查胃部時,決定看深一點,往下延伸至12指腸部位,才發現腸道已經被腫瘤堵住,若不儘速手術切除,恐會侵犯到其他器官,影響到預後情況。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主治醫師葉俊杰表示,小腸腫瘤(包含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十分少見,盛行率僅約萬分之1至萬分之2,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血便或嘔吐,因為事先難以察覺,等到發現時都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往往得一併切除。但隨著醫療團隊技術日益純熟,手術及影像檢查器具更加進步,已經可以根據個別病患病況,量身訂做適當手術策略,做到「只切需要切除的部位,不做多餘破壞」,保留其他臟器功能,讓患者術後更快恢復生活機能。


為患者量身訂做手術 降低術後影響保全原有器官功能


關於張婦的情況,葉俊杰指出,患者的腫瘤位置恰巧在十二指腸中段,在胰臟、膽管、腸道交會點附近,十分險峻,標準作法是進行「惠普手術」也就是切除部分胃、胰臟頭、膽囊及全部十二指腸與重建,雖然可以徹底清除腫瘤,但大範圍切除器官及重建,會顯著影響手術後營養吸收,對於術後的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葉俊杰坦言,根據患者術前詳細評估,決定針對張婦採取「量身訂做」手術,手術過程中僅需切除3分之1的十二指腸,清除區域淋巴結,刻意繞過胃、膽管及胰臟等重要器官,不僅確保癌症治療效果,也保全原有器官功能,將影響降到最低,術後也安排輔助性化療,讓患者在切除腫瘤與維繫生活品質兩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


最後,葉俊杰提醒,若民眾長期有腸胃息肉問題,或者十二指腸潰瘍等前兆,都是十二指腸癌的高風險族群,萬一合併嘔吐、暴瘦等症狀,務必與醫師進一步溝通討論治療方式,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首圖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環境荷爾蒙!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 長期接觸恐致癌
▸講座報名/總是失眠、睡不好? 專家指導一夜好眠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