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包租公壞消息!石崇良鬆口520後討論「補充保費」費率

為擴充健保財源,外傳健保署將調整「補充保費」費率;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5/14)日受訪時證實,現行健保分成「一般保費」和「補充保費」,因兩者費率有明顯差異,兼顧公平性原則下,將討論調整「補充保費」費率,最快520後就會開始討論。補充保費若調整,繳納最大宗的存股族、包租公將是衝擊最重族群。

我國2013年起實施二代健保,將健保分為兩種一般保險費、補充保險費,一般保險費就是原本的健保費,以經常性薪資所得為主 ; 補充保險費則是政府要求公司發放薪資時,如有給付個人其他薪資獎金或費用,支付時需先扣掉「補充保險費」。

一般保費費率,以經常性薪資計收,費率為 5.17%,不過,補充保費費率則只有 2.11%,六類所得包括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只要單筆給付「新台幣5千元以上、未超過1千萬元」就需扣繳補充保費。

準總統賴清德恩師陳志鴻4月就曾在「健康台灣」論壇中指出,受薪階級繳納的一般保費費率為5.17%,不勞而獲的股息,補充保費卻僅2.11%,並不公平,建議提高補充保費費率。

石崇良今日出席國衛院活動被問到此事,他坦言,確實應該對補充保費的費率設定方式重新思考。

石崇良指出,目前一般保費費率與補充保費費率是脫鉤的,二代健保實施之初,一般保費費率已是4.91%,補充保費費率則為2%,之後都是依照一般保費成長率來調整補充保費費率,導致兩者之間已經出現明顯的差異,基於相同收入應該有相同健保費繳納的公平性原則之下,確實應重新思考補充保費的費率設定方式。

媒體追問檢討時間點為何?石崇良說,520後將會全面性討論,畢竟補充保費有六類,有些偏向薪資所得,有些偏向資本利得,希望有能力者多繳一些,資本利得的費率也不應低於一般保費費率,1千萬元的天花板上限,已不符這幾年來的增加趨勢,也許該再往上。

更多太報報導
梅雨季到了「除濕3不」防火災 台電提醒:這樣除濕安全又省電
震撼彈!Uber Eats 宣布斥285億元併購 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
雙和醫院爆霸凌!女醫師控「連續上班32小時害流產」 院方證實:已將排班主管調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