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子宮中膈」有救! 台大創新技術提高治療成效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大約5%女性患有先天性子宮畸形,其表現包含子宮中膈、單角、雙角子宮,甚至是子宮完全無發育,或合併陰道結構異常!台大醫院表示,以習慣性流產及早產的女性族群中,有高達25%的女性有先天性子宮畸形,其中又以子宮中膈的占比最高,對於流產的影響也最大。


治療子宮中膈問題! 子宮鏡手術成效高


為解決子宮中膈對於習慣性流產帶來的不良影響,台大醫院指出,以往多以開腹手術切除子宮中膈,降低流產風險,但由於侵入性高,因此近年來已經進步到以微創方式,利用子宮鏡手術來處理。


針對子宮中膈治療上,子宮鏡手術目前已經是常規治療,其成效優於開腹手術,然而在「完全性子宮中膈」病例中,仍有其困難之處!完全性子宮中膈病患擁有2套完全獨立、並行的通道,從陰道貫穿至子宮腔,包括陰道中膈、雙子宮頸、以及子宮中膈。


台大醫院提到,治療時如何在保留雙子宮頸,以避免未來懷孕時造成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前提下,精準打通2個子宮通道來切除子宮中膈,讓子宮腔空間擴大,同時避免手術時造成子宮穿孔,是該項手術的關鍵。過去的手術常使用物理性或光學性導引來打通2個子宮通道,但引導方向不明確可能導致手術失敗。


台大醫院團隊找出辦法 提高完全性子宮中膈治癒率


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團隊經過手術經驗累積,發現藉由將兩側子宮頸做極度擴張,可以在子宮中膈下端產生貫穿的通道,此創新的微創手術技術,大幅降低手術困難度及增加手術成功率,也獲國際婦產科微創手術期刊《JMIG》(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刊登。


解決「完全性子宮中膈」的治療困難,對患者來說是1大福音,台大醫院強調,未來將朝向精準婦癌醫療、全方位母胎照護以及尖端生殖科技持續努力,守護母親及胎兒的健康。


# 首圖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基因庫加速精準醫療! NGS納健保適用19種癌別
▸乾眼症能治癒嗎?醫師強調控制乾眼症狀 防止角膜受傷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