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 「三明治」裡習近平的平衡術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國務卿布林6月18日表示,中國必須停止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的支持。布林肯當日與來訪華盛頓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面,並出席聯合記者會,指責中國支持俄羅斯的戰爭,並表示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抵抗侵略。布林肯指出,中國正在為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基礎提供關鍵支持。"我們對中國的深切擔憂,不是提供武器,而是提供俄羅斯維持國防工業基礎和自行生產所需的東西,包括更多的坦克、更多的彈藥和更多的導彈,"他說,"這使得俄羅斯能夠維持國防工業基礎,維持戰爭機器,維持戰爭,所以這種情況必須停止。"

西方很明白,正是由於中國的支撐,俄羅斯的軍工能力才得到了提升。譬如說俄羅斯衛星能力的提升,就是靠著過去兩年由中國提供的微電子產品。同時,中國與俄方"分享了很多技術,這些技術對俄羅斯制造導彈和用於對付烏克蘭的武器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斯托爾滕貝格明確地說,"中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他們不能繼續與歐洲國家保持正常的貿易關系,同時又助長我們在歐洲看到的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戰爭。所以在一定階段,中國必須承擔後果。"

在最近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各國也均向中國小型銀行發出"嚴厲警告"。

是不知道還是故意所為?

中方常見的回應是"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從不拱火澆油,借機漁利,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 並向俄羅斯保證,"中俄關系的發展也不會為第三方所干擾"。但是,問題在於,作為決策者的習近平到底對西方尤其是歐洲對中國支持俄羅斯的不滿,了解多少呢?

值得注意的是,波蘭總統杜達訪華時向習近平詳盡地描繪了俄羅斯通過烏克蘭戰爭給歐洲造成的災難,並旁敲側擊告知習近平不要對俄羅斯予以幫助和支持,而習近平則一味地堅持說,"這是西方抹黑中國,我們跟俄羅斯進行的是正常貿易"。

但習近平實際上心裡也應該明白,和平時期的貿易跟戰爭時期的貿易有著本質的區別。軍民兩用的技術與產品在戰爭時期就是戰爭物資。

俄羅斯媒體"察爾格萊德電視台" 不久前援引幾位國防官員的話報道稱,俄羅斯前國防部副部長塔季揚娜-舍夫佐娃(Tatyana Shevtsova)剛於 6 月中旬正式離職,沒幾天就叛逃至法國。這一事件意味著,舍夫佐娃將會幫助西方更清楚地了解中國如何對俄羅斯的國防工業作出具體貢獻的。而這些信息對習近平用"正常貿易"來敷衍西方並不利。

平衡術是否能奏效?

自去年開始,由於中國經濟的惡化,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政府改變了以往的做法,即暫時收起了"東升西降"的理論,努力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做一種平衡。這是因為俄羅斯和西方都能給中國帶來好處,而西方則更重要。丟棄任何一方都對北京不利。

對於西方就中國援俄的指責和警告,北京表面上表現出似乎不以為然。但實際上還是很在乎的。 這從今年3-4月中俄貿易量驟然下降就能看出,原因是中國的銀行對去年年底拜登政府宣布的二級制裁確實也驚慌了一下,嘎然剎了車。但正是因為這樣,後來卻引起俄方的不滿。於是,雙方在普京今年五月訪華時商討出了一套對付西方的辦法,即讓東北地區的那些中小銀行來承擔以往中國大銀行的支付和轉賬以及兌換業務。所以在最近一次的普習會面後,一切又照常了,中俄貿易量再次回升。 北京的考量是,那些中小銀行國際化程度不高,所以即便受制裁也不礙大事。 但這是否能湊效,下面幾個月就能查驗。

西方會怎麼做?

面對五月份習普會面後的局面,北約秘書長明確告知中方:中國再支持俄羅斯,就要付出"經濟代價"。他向BBC透露,北約成員國正在進行對話,討論可能實施的制裁措施,以應對所謂"中國對俄羅斯戰爭的支持"。

問題是,美國和北約手中有哪些牌,可能會出哪個牌來鎮住中國。

可以想象,美國手中牌不管如何比歐洲國家要多。其中一個就是擴大二級制裁範圍。美國財政部能對"俄羅斯軍工基礎"的定義從俄國防部門實體拓展到幾乎所有已受美國制裁影響的俄個人和實體,令美國有權將全球任何與這些俄金融機構有業務往來的銀行列入黑名單,這裡當然也包括中國。同時,美國和北約也有能力動員西方其他國家從經濟上強化對采取對中國不利的措施。這裡日本的做法就是一個例子。

日本政府最近宣布,它將對在俄烏戰爭中援助俄羅斯的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日本政府最近在內閣會議上決定,以回避對俄羅斯施加制裁為由,對在俄烏戰爭中援俄的包括中國在內的五個國家共11個實體,列為資產凍結或出口禁止的對象。在此應該指出,日本單獨地對中國實體實施制裁,尚屬首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6月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堅決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中方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同俄羅斯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這是中方的合法權利,不容外界干擾破壞"。相反,中方還威脅日本,"中方將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的正當合法權利"。很難想象,如果其他西方國家也加入日本的行列,那北京是否忙得過來應付。

"三明治"中習近平的選擇意義重大

當然,除了對習近平施加壓力,西方國家也會用一些"恩惠"來拉攏北京。譬如說目前中歐在商榷的對電動車關稅的問題。德國經濟部長在北京的話實際上就有這樣的暗示,即如果習近平改變其對俄羅斯的支持,也許更有利於關稅問題的解決。

當然,也應該看到,普京實際上也在拉攏並同時對習近平提出警示。俄羅斯給北京的好處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普京對中國的鄰國朝鮮、越南和印度拉攏和熱絡,就是對北京警示的手段之一。以朝鮮為例,正是普京跟金正恩深化了雙方之間的國防和經濟關系,才使得平壤有跟北京某些方面脫鉤或者保持距離的跡象。譬如朝鮮不久前摒棄了中國的衛星,而采用俄羅斯衛星來傳送國家電視節目,等等。

而從西方角度而言,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和北約必須在今年美國大選前後下一屆政府接班之前,采取一切措施,阻止北京支援莫斯科的努力,迫使習近平稍微偏離莫斯科一點,從而使得烏克蘭戰爭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觀。如果不是這樣,一旦特朗普上台,加之像法國今後右派執政,整個烏克蘭局勢的不確定性則會更強。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張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