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米酵菌酸釀2死成首例 食藥署公布「吃下肚前1預防關鍵」

北市信義區遠百信義A13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發生大規模食物中毒案,目前已累積2死。(本刊資料照)
北市信義區遠百信義A13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發生大規模食物中毒案,目前已累積2死。(本刊資料照)

北市信義區遠百信義A13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疑發生大規模食物中毒案,目前已累積2死,初步調查死者解剖驗出台灣首例「米酵菌酸」中毒。對此,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就提醒,別吃長期存放不當環境澱粉發酵食品。

延伸閱讀》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食物中毒通報要找誰?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

延伸閱讀》米酵菌酸是什麼?米酵菌酸中毒症狀有哪些?米酵菌酸哪些食物可能有?

知名連鎖「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衛福部截至28日下午5時,共接獲18例中毒通報,並於晚間舉行臨時記者會,公布檢警相驗2死者結果,初步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米酵菌酸的毒素,成台灣首例。

雖國內未曾出現過「米酵菌酸」,但印尼、非洲、中國都有相關案例,加上這次寶林茶室中毒案出現首例,引發全台關注。為此食藥署長吳秀梅進一步表示,過去國際間出現的米酵菌酸中毒案中,可以發現都與椰子、玉米等有關,罕見毒素「米酵菌酸」由唐蒼蒲伯克氏菌產生,而唐蒼蒲伯克氏菌喜歡在富含脂肪酸食物繁殖,而椰子與玉米就是最佳選擇之一。

吳秀梅表示,若椰子、玉米、米製品等食品,存放溫度在攝氏22至33度、酸鹼值中性環境下,唐蒼蒲伯克氏菌會迅速增殖,並產生大量米酵菌酸,而消費者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

更多鏡週刊報導
寶林茶室釀死「遺孀質疑醫療疏失」擬提告 台北馬偕、三重醫院回應了
寶林茶室炒粿條致死原因「2週才有答案」 網驚1最愛早餐:還能吃嗎
翁登山失聯「黑狗4天3夜寸步不離」 聽哨聲急吠叫!搜救隊見狀眼眶都紅了

看更多相關新聞
馬媒關注 憶起36年前14死老鼠粉懸案
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 專家揭「死亡率超過3成」曝症狀:發病數小時恐致命
米酵菌酸 讓細胞失去能量 醫師示警 台灣高溼恐盛行
寶林茶室食物奪2命!醫2動作「防中毒」:熱菜放涼再冰錯了
下一步 專家:關注濃度、如何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