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不甩北京恫嚇 世界紛向台灣伸出友誼之手


文/王至劭(台聯政策顧問/工程主管)
現在是台灣有史以來外交最好的時候,美國多個訪問團訪台,台美關係進入最佳時刻。拉脫維亞前總統艾格斯和大西洋理事會會長坎普共同率領的「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來了。
歐洲全面友台,包括捷克參議院首席副議長訪問團、立陶宛多個國家級訪問團、斯洛伐克國會暨布拉提斯拉瓦省訪問團、波蘭眾議員訪問團、保加利亞經貿訪問團、荷蘭國會暨智庫訪問團、丹麥國會訪問團等等,都來訪問台灣了。近期內我們政府對許多歐洲國家包括中東歐的訪問成果豐碩自不在話下。

賴清德總統18日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總統府網站

歐洲議會於二月二十八日以高票通過歐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CFSP)及「共同安全暨防禦政策」(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 CSDP)二項年度執行報告決議案,再度關切中國升高台海緊張情勢,並支持持續深化與台灣全面性夥伴關係。
許多近年來和台灣斷交的國家想起台灣的好,例如洪都拉斯跟台灣斷交滿一年,因爲中國承諾不斷跳票,經濟不但沒變好養蝦場還倒了一堆,白蝦銷售收入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現在非常懊悔。
多明尼加與台灣曾有七十七年邦交卻因中國利誘而於二0一八年與台灣斷交,其後中國便在當地大舉興建基礎建設,但如今發現多明尼加要的不是這些,和台灣斷交前台灣就積極扶持當地科技產業,曾推動在多明尼加有「加勒比海矽谷」之稱的「多京科技園區」,結果被中國的撒錢戰術蒙蔽,中國完全沒有半導體等電子業的投資。
多明尼加總統阿比納德 (Luis Abinader)近日宣布相關政策,將優先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創新,工業、貿易和中小微型企業部長阿薩(Víctor Orlando Bisonó Haza)也喊話「歡迎台灣來投資」。
斷交四年多的所羅門群島人民非常懷念台灣的好,在野陣營強烈要求重新尋求和台建交,甚至要為台灣舉行「全民公投」。
這是台灣千載難逢的機會,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是利益的交換,我們要給別人資金、技術、好處等等的同時,一定要有相對的回報,要麼再建交,至少建立「台灣代表處」,有實質、足夠的互惠對等利益,能讓我們產業布局全世界,文化交流全世界,這就是賴總統所說的「價值外交」。
新任外交部長林佳龍手腕沉著、思維靈活,滿月民調居新政府部會首長之冠,上任一週內即與友邦史瓦濟蘭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長戴柏莉(Pholile Shakantu)簽署「台史聯合聲明」,係賴政府和友邦簽署的首份合作文件,未來亮眼表現可期。。
台灣應該加強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合作,立足台灣、放眼全球,行銷世界,將台灣打造成日不落經濟國、科技國、文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