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內政部次長馬士元:「強韌台灣」如何織出一張救災大網
今年4月花蓮強震撼動東台灣;7月凱米颱風重創中南部。災害難料,建構安心的防災計畫,是政府與民眾的共同考驗。《環境資訊中心》專訪民間防災領域深耕多年、今年入閣擔任內政部次長的馬士元,從政府民間合作,到人力物資整備,解析台灣的防救災大網。
防災最前線:強韌台灣從地方做起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近2萬人死亡。痛定思痛,日本提出《國土強韌化基本法》,2020年再提出15兆日元(約新台幣3.3兆元)的強韌計畫,要盤點並強化國家防救災資源。
台灣在921地震後啟動了「災害防救深耕計畫」,歷經十幾年耕耘,2022年轉型為「強韌台灣」計畫。深耕計畫的重點放在第一線較容易發生地震、風災的社區,而強韌台灣計畫則要擴及到發生頻率可能比較低、但「大規模災害」來時一樣無法倖免的社區。
沒有龐大的預算經費,馬士元解釋,強韌台灣計畫的重點在「人」而非大型建設,要培力地方第一線的防災能力。讓地方政府與社區在大型災害來臨時也有能力動員,相互支援。
如今,各區公所均有防災計畫、災害應變中心;地方公務員也清楚各自的任務,未來希望防災機制能擴大到更多社區。
社區防線:意識引領行動 急需社區加入
災害發生時,能在左右協助你的是村里、社區、鄰居。如何讓每個社區、甚至每棟大樓都願意加入防災準備,是內政部的一大考驗。
時常發生水災、土石流的地方,民眾防災意識高,也有專屬計畫輔導成立自主防災社區。新北的雙鳳里社區一個很好的示範。這裡是土石流的高風險區,居民自主成立的守衛隊,從巡視預警、疏散到搶救都有分工。雙鳳社區還結合老人共餐、居家照護,讓阿公阿嬤也加入,有人買早餐的路上就會「順路」巡視。平時安全的社區對於嚴重災情的想像力不足,反而不容易做到這些。
「我們當然需要社區防災計畫!」馬士元無奈指出,全國7千多村里都擬訂計畫是一筆大經費。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內政部提出韌性社區計畫,鼓勵「有意願」的社區加入。
防災士:七成靠自己 自助互助從草根出發
日本在阪神大地震中學到的法則是「自助:互助:公助=7:2:1」,想活下去,七成都要靠自己。
日本的「防災士」制度於6年前引入台灣,如今全台約有3萬名防災士。普及度不高的情況下,有人誤解這是災時動員的組織。馬士元澄清,防災士其實是一種國民防災教育,目的是讓民眾「從最草根的地方自發」,學習防災技能與知識,在災害發生時可以就近協助家人、朋友、社區。
另一個內政部正在整合的救災力量叫「防災協作中心」,計畫目的是將志工納入救災網。混亂的災害現場,如何有條理的調動來自四面八方、各有專長的志工可是門大學問。馬士元說,「防災協作中心」將調度防災士與外來志工,避免溝通不良及資源重複運用。這是項新機制在今年的花蓮地震中首次運作,未來將透過不斷的演練,持續改進。
物資:聯手民間力推「防災倉庫」
平日堆滿貨品的超市、賣場,在颱風前總是被搶購一空,架上空無一物?日本的大樓、公寓、社區常見到防災倉庫在台灣還很少見。
馬士元解釋,理想是民眾要在家中準備3至7天份的物資,社區也要自主準備「防災倉庫」,以防大規模災害。不過,政府預算有限,希望能結合民間力量,透過民眾或企業的認養、捐贈共同設置防災倉庫。
另一個可行的概念是「防災流動倉儲」的概念,馬士元舉例,若社區儲備需要20萬瓶礦泉水,則社區內的大賣場總物資就維持20萬瓶庫存。平時維持正常買賣流通,必要時由政府依《災防法》徵購,作為防災物資供大家使用。